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回顾性研究2011年—2018年期间冠脉血运重建术后的患者因急诊事件再收住仁济医院急诊科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和事件分类;2)进一步研究这部分患者的临床数据和特征:包括既往冠脉血运重建手术信息、急诊事件、主要合并症、高危因素等资料,并就其心源性及非心源性病因分组进行组间比较分析;3)将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高危因素再分组,对数据进行组间单因素比较及多因素回归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详实的资料,并为多学科合作和将来多中心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1)冠脉血运重建术后患者急诊再入院病因分析,选取2011年2月—2018年11月期间收入仁济医院急诊科(包括急诊普通病房和急诊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并且曾接受过冠脉血运重建手术(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冠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住院患者。采用统一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点、住院信息、就诊原因和急诊事件,汇总分析。2)对入组研究对象的心脏疾病病变资料、高危合并症及就诊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收集患者既往冠脉血运重建手术信息、急诊事件、主要合并症、实验室检验检查等资料。以出院时病案首页上的ICD-9(2018年6月30日之前仁济医院东院旧病案系统)和ICD-10(2018年7月1日之后仁济医院东院新病案系统)第一诊断及出院小结相关病史内容,将患者分为心源性病因组和非心源性病因组,并使用SPSS 23.0版软件分析主要就诊原因组间分析。3)冠脉血运重建术后急诊事件入院患者高危因素再分组分析,以ICD-9和ICD-10编码为准将入组患者分别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脑卒中、高脂血症、临床终点事件组,并使用SPSS 23.0版软件对高危因素进行组间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共有207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入组成为研究对象。冠脉血运重建术后再入院的病人中,以PCI术后患者为主(n=168,81.2%),其他为CABG术后患者(n=48,23.2%),其中9例接受过两种手术(4.3%);男性多于女性(n=161,77.8%vs.n=46,22.2%),收入急诊病房的患者多于EICU的患者(n=135,65.2%vs.n=72,34.8%);超过一半的患者(n=118,57.0%)既往在我院接受冠脉血运重建手术治疗,患者接受手术的年份从2000年到现在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尤其是2008年到2018年的10年间。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为非心源性(n=148,71.5%),其次为心源性(n=59,28.5%)。非心源性就诊原因中最常见的是各类炎症感染,其中肺部感染居首位(n=56,27.1%)。心源性就诊原因中最常见的是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n=39,18.8%)。以ACS(n=6,2.9%)作为首诊病因的患者并不常见。2)共有129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可以收集到冠脉支架数量信息,大部分植入1到2根支架(n=91,69.8%);可以收集到PCI术后冠脉支架位置资料的109例患者中,接近一半的病人为三支病变(n=52,47.7%);受累最多的血管为前降支(n=25,22.9%),第二位是右冠脉(n=12,11.0%)。同时累及前降支加右冠脉(n=25,22.9%)一样多见。合并症和(或)基础疾病中最常见的是肾功能不全(n=174,84.1%),其次是高血压(n=151,72.9%),第三位是糖尿病(n=116,56.0%)。超过半数的病人住院期间有肺部感染(n=125,60.4%)。既往有出血事件(n=53,25.6%)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n=49,23.7%)接近四分之一,出血事件中最常见的是消化道出血(n=34,64.2%),其次是支扩咯血(n=6,11.3%)。主要就诊原因分组中,对其合并症及实验室检验检查的单因素分析发现,心源性事件就诊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8.49%±11.65%vs.50.42%±12.23%,P=0.001)总体水平低于非心源性就诊患者;而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3.47±1.43 vs.3.92±1.08 mmol/L,P=0.01)水平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就诊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67.9±25.54 ml/min*1.73m2vs.57.21±26.37 ml/min*1.73m2,P=0.008)更低。住院期间接受有创抢救措施的几率高于非心源性就诊患者(12.2vs.23.7%,P=0.038,OR:2.25,95%CI(1.03,4.88))。3)高危因素再分组分析显示,急性心力衰竭病人e GFR更低(P=0.001,OR:0.98,95%CI(0.968,0.991)),肾功能中重度不全患者的BNP水平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或轻度肾功能不全组病人((85.5(29,283)vs.146(48.2,663)vs.390.5(185.25,929.5),P=0.000);高血压组病人同时合并脑卒中(P=0.024,OR:3.13,95%CI(1.162,8.432))和糖尿病(P=0.000,OR:3.815,95%CI(1.837,7.923))的风险分别是非高血压组病人的3.13倍和3.815倍。糖尿病组病人同时合并高血压(P=0.000,OR:3.271,95%CI(1.693,6.318))的风险是非糖尿病组病人的3.13倍。糖尿病组病人的肾功能普遍更差(e GFR(P=0.004,OR:0.983,95%CI(0.972,0.995))。高龄患者合并卒中(P=0.014,OR:1.047,95%CI(1.009,1.087))和房颤(P=0.002,OR:1.068,95%CI(1.024,1.114))的风险更高,脑卒中患者合并糖尿病(P=0.043,OR:2.103,95%CI(1.025,4.316))、高血压(P=0.032,OR:2.824,95%CI(1.094,7.292))的概率分别是没有脑卒中患者的2.103倍和2.824倍。死亡患者中,合并ACS(P=0.006,OR:8.687,95%CI(1.872,40.32))的概率是住院期间未死亡患者的8.687倍,平均年龄(72.49±9.83 vs.77.24±9.14,P=0.057)高于非死亡组患者。血红蛋白(117.81±27.15 vs.100.76±21.79 g/L,P=0.013)、血浆白蛋白(36.01±4.96 vs.30.92±6.41 g/L,P=0.000)水平较非死亡组病人低。结论:1)冠脉血运重建术后再入院的病人中,PCI术后患者为主,多于CABG术后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收入急诊普通病房的患者多于EICU的患者,超过一半的患者是在仁济医院接受冠脉血运重建手术治疗,患者接受手术的年份从2000年到现在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就诊的主要原因为非心源性,其次为心源性。非心源性就诊原因中最常见的是各类炎症感染,其中肺炎最多。心源性就诊原因中最常见的是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以ACS作为首诊病因的患者并不常见。2)冠脉支架数量上,大部分病人植入1到2支支架;三支病变的病人接近50%;受累最多的血管为前降支,第二位是右冠脉。同时累及前降支加右冠脉一样多见。最常见的合并症和(或)基础疾病是肾功能不全,其次是高血压,第三位是糖尿病。超过半数的病人住院期间有肺部感染。既往有出血事件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接近四分之一,出血事件中最常见的是消化道出血,其次是支扩咯血。心源性就诊患者心、肾功能更差,并且血脂控制不良,住院期间更易接受特殊的有创治疗措施。3)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作为高危合并症,三者相关。同时与心、肾功能不全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急诊收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合并房颤、脑卒中的风险更高。再入院的心源性就诊患者虽然大大少于非心源性就诊患者,但是住院期间一旦确诊ACS,死亡概率更高。此外我院急诊住院冠脉血运重建术后的死亡患者高龄。老年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的肾功能水平、脑卒中风险应该引起医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