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c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语文教学存在课型混淆、精读精讲过多、学生读书过少、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得不到落实等问题,统编版教材采取了一系列的改进办法,力图对此进行纠正。其中,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板块方面,它主要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编排多层次的助学系统的方式。然而,面对新教材、新变化、新要求,语文教师是否能真正做到深入研读教材,是否能对教读、自读两种不同课型进行准确定位并科学施教,是否能真正重视对课外阅读的引导……这些亟待我们去调查研究。基于此,本文力图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投入使用后的阅读教学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统编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应策略。本论文共有五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阐述统编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背景与现状,然后对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进行交代,并简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同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是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阅读教学板块的编排特点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从采用双线组织单元、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编排多层次的助学系统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这些编排特点,有助于纠正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弊病,同时,也对一线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加快专业成长、正确区分“教读”“自读”两种不同课型、重视对课外阅读的引导。第三部分是对统编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本文力图通过调查为下一步提出优化对策奠定基础。根据调查结果指出当前阅读教学存在教学内容随意、教学过程程式化、自读课文处理不当、课外阅读教学急功近利等问题,为下一步提出优化对策奠定基础。第四部分是针对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对策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深入研读教材,加快专业成长;第二,自读课文准确定位,科学施教;第三,利用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第四,借助“名著导读”,指导课外阅读。第五部分是结语,主要对全文进行回顾与展望,进而指出本文所提出的优化策略还需在现实实践中予以进一步检验,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与完善。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小说都以其故事完整性、人物形象生动性、故事环境典型性以及主旨深刻性而深受读者的喜欢。小说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有非常重要地位,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知识运用能力、审美鉴赏能力、观察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文化理解传承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五部分。正文部分共有三章内容,第一章主要分析了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
物理概念是中学物理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之一,“场”作为中学物理重要概念,它始终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过程。由于“场”概念相关知识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抽象性等,“场”概念的建立以及用“场”概念解释物理现象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论文从物质的宏观表现入手,通过间接途径认识物质的物理属性,拓展学生的一般认知方式,发展学生物质观;从力学和能量的角度出发,把知识和方法迁移应用到“场”知识体系中,发展学生运动
进入新时代,不稳定、不可测因素增多,国外敌对势力不断对我国青少年进行思想渗透;进入新时代,信息呈现几何式增长,信息来源的途径和方式进一步增加了思想教育的复杂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思想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深刻指出,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努力培养担当民族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提升青少年的生命意义感就显得异常重要。然而,尚未有研究探讨自然美感是否会影响青少年的生命意义感。本研究共包括两个研究,研究一“自然美感对青少年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和研究二“基于自然美感的青少年生命意义感干预”。具体介绍如下:研究一通过对自然美感、希望、核心自我评价和生命意义感的大量文献的归纳梳理和总结,聚焦于当今社会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国实行了中考体育制度。中考体育实施后,社会满意情况是检验体育教学工作成效的有利证明。然而,目前关于中考体育的满意情况调查研究相对较少。驻马店市正阳县中考体育有其独特之处,在中考体育中额外增加太极拳项目,而驻马店市其他区县全部为统一体育考试项目。因此本研究以正阳县中考体育满意情况为研究对象,以新蔡县中考体育满意情况为对比研究对象,
当前,初中音乐社团已经成为中学音乐教育阶段的主要课外音乐实践活动形式之一,对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起着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快他们在音乐领域探索的步伐,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独特魅力,尤其对于感受本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荣誉感和爱国情怀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文化传承背景下初中音乐社团发展研究为视角,选取周口市淮阳区实验中学(初中部)为主要调研对象,同时结合淮阳中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的开展离不开体育教师的工作。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起着重要作用,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高低对个人的工作状态、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体育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以信阳市初中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信阳市初中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信阳市初中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总体平均
随着新课改步伐的加速,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高考和新课程的改革对语文阅读的要求越来越高,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挑战,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很多学校通过开设阅读课来满足阅读教学的需要,但效果并不显著。研究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汝南高中为例,通过对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实践总结,对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
王崧舟的“诗意语文”是一种价值取向审美的,富有情感的,关注体验的教学活动,其教学实践的主要依托是言语实践,途径是多元互动,目的是寻求学生的精神生命成长。“诗意语文”理念自提出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引起了学界不少议论和探讨,但其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中甚少提及,基于这一空缺和“诗意语文”自身的价值,本文对该理念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对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理论体系进行
本选题以古诗词和有关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初中古诗词教学对策,旨在揭示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特殊规律,有助于初中古诗词教学实践。第一部分是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古诗词教学理论。首先,界定核心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界定古诗词范围、体裁和题材。其次,简述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学习区理论、探究式教学理论以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