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近高层建筑边坡开挖稳定性评价及支护方法研究——以凤新快线花台坡边坡开挖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公路网的逐步建设,在山区修建公路时,不可避免的会对自然斜坡产生削坡,尤其是在邻近高层建筑边坡深开挖情况下,对于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及支护措施变形控制研究显得尤为必要。超过一定的变形值,会严重影响上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因此,本文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对不同开挖方式下的边坡稳定性作出评价,此外以最终变形值为判据对支护措施控制边坡开挖变形值的有效性及合理性进行评价。通过三维数值模拟仿真手段,还原边坡原型,得到不同情况下边坡的变形位移值,模拟不同的开挖方式和支护措施并作出相应的分析及评价,为相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论文取得了如下成果:  (1)斜坡潜在变形失稳破坏模式  通过现场对节理裂隙的发育情况、充填情况、张开度、粗糙度等情况调查,对不同岩性节理裂隙进行分类统计,得到研究区不同岩性及斜坡整体节理裂隙的发育规律,根据节理裂隙的相互交切关系,利用极射赤平投影分析,斜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为以下两种:平面滑动破坏和楔形破坏。  (2)斜坡岩体质量分级  对开挖探槽段岩体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分级方法采用BQ法、RMR法、SMR法三种分类办法相结合,根据分级结果,边坡岩体质量等级为Ⅱ~Ⅳ类岩体,其中茅草铺组白云岩多为Ⅱ类岩体,Ⅲ类岩体为中风化泥质白云岩、部分泥灰岩,Ⅳ类岩体为泥岩、强风化泥质白云岩、泥灰岩等,Ⅴ类岩体为泥岩、泥灰岩强或全风化及岩土覆盖层。  (3)岩体力学参数取值  为更进一步得到岩体以及结构面的力学强度参数,设计野外大型直剪试验以及室内结构面剪切试验。野外大型直剪试验共设计3组,分别为Ⅱ类岩体白云岩,Ⅲ类岩体泥质白云岩以及Ⅳ类岩体泥岩,结构面设计3组分别记为Ⅰ型(泥质白云岩,含泥较高)、Ⅱ型(白云岩)、Ⅲ型(白云岩含泥)。根据试验结果最终确定研究区岩体及结构面的强度参数取值。  (4)刚体极限平衡边坡稳定性分析  选取研究区8-8剖面为研究对象,借助钻孔电视以及钻探工程,对8-8剖面内发育的较长大的结构面进行细致统计及分析。分析结构面的产状、延伸方向,延伸长度及结构面的相互组合关系展布于8-8剖面上,找出潜在破坏失稳边界,分别分析自然斜坡以及不同开挖情况下边坡在天然、暴雨、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根据稳定性系数对边坡的稳定性作出评价。  (5)位移判据的确定及支护方法研究  由于边坡上方建筑物的存在,因此需要考虑开挖条件下,建筑物的变形情况,查阅相关资料和规范,最终确定,边坡“失稳”的判据为侧向变形量大于30mm,借助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分别考虑自然斜坡、不同开挖工况下、不同支护措施下对边坡内部应力、位移、监测曲线进行分析。判断边坡“稳定性”及评价支护措施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板带钢是钢铁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高品质板带钢的生产能力是各大钢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扭力大小的重要体现之一。所以对板带材表面缺陷图像的识别与分
地震反褶积实际上是一个“盲”过程,因为通常地表爆炸激发的地震子波是未知的,大地滤波效应(反射系数序列)也是未知的。自1978年Wiggins提出第一种盲反褶积方法开始,学者们相
老河口油田位于富生烃埕北凹陷的南部斜坡带,古近系发育各种类型油藏,勘探正处于起步阶段,仅探明储量338万吨,为了明确老河口油田古近系的勘探潜力,开展了沉积、成藏规律研究
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采用岩石地球化学和岩体构造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对南岭西段中生代姑婆山—花山花岗岩体与成矿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姑婆山—花山花岗岩体是同源岩
含膏角砾岩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华北及西北地区,具有极其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主要表现为物质成分上的不均一性、结构上的松散性、构造上的不均一性、低强度性、极强的水理性、弱
目前插件技术很多还是手工作业,这就带来了实装效率低和人工成本高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环球、松下早已开发出先进的插件自动化设备,但设备成本过高,而且在PCBA上有贴片元件的情况
本文综合应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和方法,通过钻井岩心观察、测井资料解释、薄片鉴定和储层岩性物性分析等手段,对文东的沉积相及砂体展布进行深入研究。层
规划建设中的雅安~石棉~泸沽高速公路为我国目前西部建设的重点工程,全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km/h,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文武坡喇嘛溪沟段,由于地处昔格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