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龙的透明文学世界——以《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为中心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qish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60年代的日本,正值战后重建及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至60年代末期,日本已经超越联邦德国,跻身资本主义世界强国之列。经济的发展,外国文化的输入,消费文化的盛行影响了一代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的思想。而战后的日本文坛,经历了50年代的无赖派、战后派,60年代的“作为人”和内向派,至七八十年代,走向了村上龙和村上春树的时代。   村上龙1976年凭借处女作《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一举多得第19届群像文学奖和第75届芥川文学奖,从此登上文坛,成为“透明族”的开创者,透明文学也因此得名。   所谓的透明族,就是指对社会现实不满,关注日本战后青年人的精神危机并以暴力、性和毒品为写作题材的作家群体。代表人物包括村上龙、中上健次和池田满寿等人。   本论文以村上龙的透明文学代表作《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为中心,分四个方面全面分析和阐述透明文学产生的背景,亚文化对透明文学的影响,透明文学的写作特色和其产生的社会价值、文学价值,从而对作家在当代日本文坛的意义予以认定。   第一章介绍透明文学产生的背景。从战后日本发展史,与美国的关系,作家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以及对作家影响最大的“基地之城”来阐述透明文学出现的背景——时代造就了村上龙的透明文学。   第二章介绍亚文化对透明文学的影响。村上龙笔下的边缘人物的表现特征恰与英国伯明翰研究学院的亚文化理论相契合,而二战后日本被占领的特殊背景下,使得日本的亚文化显得比较特殊,它是与美国文化相重叠的。因此,颓废的一代在日本的表征是带有日本色彩的。   第三章介绍透明文学的写作特点。从作者人生经历的自我投射、视觉艺术的巧妙运用、选题同一性和后现代主义文学表征四方面来阐述透明文学的特点。   第四章介绍透明文学的价值。从透明文学对年轻人精神危机和边缘人的关注的社会价值及透明文学流派产生对日本文坛产生的影响,即文学价值来阐述透明文学的意义之所在。
其他文献
conditions, especially their mental status, but also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witnes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ainful memory, will hold great significance
本文旨在从功能语言学角度分析中文旅游语篇的英译。1961年,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的发表标志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问世。功能语言学是一个系统且自含的理论,这体现在它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