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消费者绿色蔬菜购买行为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ffany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向往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问题也更加重视,人们不再单纯的追求“吃饱”,而是转变为“吃的健康”。菜篮子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承载体,蔬菜产业目前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业和农村支柱产业,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由于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高投入,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由于蔬菜的污染途径多,有害有毒物质源广,防治难度也较大,蔬菜产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绿色蔬菜凭借其独特的安全、健康、绿色特性,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然而,尽管绿色蔬菜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但中国消费者绿色蔬菜消费比例却很低。在此背景下,研究消费者绿色蔬菜购买行为的影响机制,对于促进绿色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相关文献资料及访谈的基础上,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构建了消费者绿色蔬菜购买行为理论模型,设计了消费者绿色蔬菜购买行为问卷,实证分析影响消费者绿色蔬菜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试图探索绿色蔬菜购买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为促进我国绿色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消费者绿色蔬菜购买行为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本文主要获得三个方面的主要结论:(1)除描述性规范对绿色蔬菜购买意愿影响不显著外,工具性态度、情感性态度、命令性规范、自我控制、外部条件都对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情感性态度>命令性规范>自我控制>外部条件>工具性态度。绿色蔬菜购买意愿在感知行为控制与绿色蔬菜购买行为之间存在着正向中介作用。(2)消费者创新性在购买意愿-购买行为转换具有正向的调节效应,且独立决策性的调节效应相对于新事物吸引力更强一些。(3)消费者年龄特征对绿色蔬菜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有显著影响,家庭年收入特征对绿色蔬菜购买行为有显著影响,年轻的消费群体绿色蔬菜购买意愿更强,购买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家庭年收入越高,购买行为越强。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现状、家中是否有老人和孩子等人口学变量对绿色蔬菜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清末切音字改革是国语运动的先声,卢戆章、王照是这场运动中的关键人物。他们受到了欧西语音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强化汉语的“声音”属性,倡导切音新字,其目的在于创造一种“字话一律”的统一国语,以实现“国之富强”的政治愿望。这种学习西方语音文字的切音字改革本质上并非要抛弃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传统,而是一种“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的民族主义语言革新论,也可以说是一种国家主义、欧西语音中心主义思想共同作用下的“中体
文章以近三年江苏省淮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受理的各类劳动争议案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现有的劳动争议类型与起因,寻找行之有效的减少劳动争议发生的方法,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能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促进新政策的出台,从源头上规避和减少劳动争议,维护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社区垃圾分类治理意义深远,不仅是衡量一座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一环。早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顽疾就成了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事项,针对这些顽疾的治理形成了相关政策条例,垃圾分类作为影响人民生活质量重要的一环,解决垃圾分类问题就可以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其中,“垃圾围城”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垃圾分类治理迫在眉睫。虽然很多城市已经觉察到垃圾分类
国有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是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路径之一,涉及多方利益主体。文章基于有限理性假设,构建政府、国有企业、战略投资者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对参与主体的行为逻辑与策略选择进行分析,并通过数值仿真考察不同初始条件下政府、国有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的策略选择以及关键参数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国有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对彼此参与意愿的影响程度不同,国有企业受政府参与意愿的影响较大,国有企业和
如何更好处理生活垃圾是一致面临的难题。在促进垃圾回收利用最大化的驱使下,欧美发达国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垃圾分类实践,并证实经过精心设计的垃圾分类回收政策具有显著成效。对照欧美发达国家的推进历程,我国从2000年正式开始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但治理的成效并不尽如人意。最主要的根源就在于国内缺乏一套完善的政策设计体系,无法对垃圾分类实施精准治理。众多试点中,上海市逐渐探索出良好的垃圾分类治理经验,在202
随着社会公众对良好生活环境需求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在新时期有了全新的阐述,固体废物的妥善处置作为营造居民良好生活环境的重要环节在近些年几度成为政策文件的中心话题。固废处置行业作为社会生活中处理固体废物的直接行为主体,其经营活动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基于此,固废处置行业的发展应当受到经济政策的鼓励和支持,而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国家鼓励行业发展最常用的政策工具自然不能缺席。但事实上,现
产教研融合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实施本科教育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教师成长与高效服务地方建设的重要途径。分析地方高校在提高实践课程效果、深化服务地方、加强科研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创新校—人—企深度融合机制,深化专业应用性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校企共建共享的实训平台,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满足地质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振兴吉林提供科技与人才支撑。
目的:设计同时靶向B淋巴细胞表面CD20 和CD19 两个抗原蛋白的双特异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并制备BiCAR-T细胞,检测其对B淋巴细胞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及对免疫缺陷B-NSG小鼠白血病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构建基于鼠源CD19 和人源化CD20 scFv 的双靶点CAR分子,将CAR基因装载于慢病毒载体中,在293T细胞中包装慢病毒,感染
垃圾问题事关千家万户,既是关键小事,也是一大民生问题。垃圾分类工作最直观的影响,是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通过分类让垃圾减量,为城市治理减负,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观念和生态文明意识。本文从协同治理视角出发,在总结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城市经验基础上,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和访谈分析,深入了解温州市D区垃圾分类的现状及问题,并针对温州市D区现有的执行保障缺乏
对精英高校大学生集聚的某网络社群民族志和案例资料进行扎根理论分析,结果发现:由于陷入专业选择和理想规划之惑、学业和求职就业之困,当事人的自我认同相继破碎,面临成年初始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其后在家庭期待、现实生活情境、网络社群等条件干预下,他们选择转换赛道、自我调整以寻求学习的乐趣、逃离现有评价体系等策略来应对困境,在协调多重现实中艰难重塑自我认同。改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