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调查并统计了434家商务部公示的中华老字号商标名,通过对老字号商标名从民族语言形式和民族历史文化两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中华老字号商标名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老字号商标名在表层表现为一种语言现象,但从更深的层面来看,老字号商标名不但传递着有关老字号的经济信息,还负载着社会心理特点和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文化因素在商标命名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概括地说,文化商标是指由历史、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科学等文化范畴内的词汇、图形或其组合构成的商标。由于文化这个概念有多种解释,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专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没有人文底蕴的商标必然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其产品就很难被人接受。大凡有名的商标,都善于吸纳和利用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极因素,以创造一种浓郁的人文氛围,提高商品的文化内涵,从而赢得人们的好感,促使人们产生购买行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极其丰富又极具特色,这为老字号商标的命名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营养。其后对中华老字号商标命名与现代商标命名以及国外商标命名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商标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竞争的宠儿。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商标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据国家工商局商标局统计,到1995年底,我国有效注册商标已达538725件,比10多年前增加了10多倍,跃居世界前10名,成为世界商标大国。我国企业在运用商标战略策略方面也有了很大进展,“文化商标”的悄然崛起,便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这一现象在中华老字号商标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最后就保护中华老字号商标的可行性办法提出了建议。根据中国品牌研究院的调查,建国初期全国中华老字号企业大约有16000家,涉及餐饮、医药、食品、零售、烟酒、服装等行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老字号企业经营不善,频频破产。1990年以来,由国家商业主管部门评定的中华老字号只有1600多家,仅相当于建国初期老字号总数的10%。现在,即使这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也多数出现经营危机,其中70%经营十分困难,20%勉强维持,只有10%蓬勃发展,保护老字号的任务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