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官员给假制度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ongsir8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给假制度研究”,主要是从政府与入仕者的双重角度观察、分析明代官员围绕省亲、丁忧、告病三类非常规事宜所进行的请假活动。区别于过往单纯以制度文本为切入点的同类研究,本文更多地将研究重点转向“制度制作理念”与“制度现实运行”,以期通过对“制作理念→制度文本→现实运行→制度文本”的动态考察,窥得明代官员给假制度全貌以及官员政治生活之一角。第一章“明代官员省亲给假制度”,主要论述了官员省亲给假制度的历史嬗变及在明代的具体表现;明代官员省亲给假制度的制作理念,即缘何理由允许官员省亲行为的发生;省亲给假制度在明代的现实运作,大致衍生出四类情况,因私废公的诈取省亲、以公去私的禁止省亲、公私兼顾的便道省亲、因私害公的枉道省亲。第二章“明代官员丁忧给假制度”,主要论述了官员丁忧给假制度的历史嬗变及在明代的具体表现,包括丁忧给假主体、适用对象、给假期限、给假程序、丁忧严禁行为及犯禁惩处等;探析了丁忧给假制度的制作理念,兼顾人情与政治需求;丁忧给假制度在明代的现实运作,大致衍生出三类情况,丁忧守制、匿丧以避丁忧与诈丧以求丁忧、政府夺情不许守制。第三章“明代官员告病给假制度”,主要论述了官员告病给假制度的历史嬗变及在明朝的具体表现,较之以往,明代的告病给假制度内容呈现出分类绵细、手续繁琐、防范严密的特征;告病给假制度在明代的现实运作,衍生出了托疾、托病以谋私的现象。结论部分指明,通过梳理明代官员给假制度的相关规定,可以清晰看出,给假制度的不断调整是对其在现实运作中出现问题的直接反应,以此为契机,明代官员给假制度逐渐走向完善。然而,由于人之私情的存在,对制度的违反与变相利用从未消失。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戏曲已进入高中语文课堂多年,戏曲作为戏剧教学中的一项,有着不可替代的教学价值。对学生进行古代戏曲文本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积累相关的戏曲知识,还能够陶冶其性情,使
范纯仁,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范仲淹的二儿子。虽然范纯仁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不及父亲,却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气度。一代大儒程颐与范纯仁素有交往。一天,程颐去拜访刚刚
拒绝言语行为是一种语言交际形式,通常指说话者对指令行为做出否定反应的行为。拒绝言语行为是内在威胁交际对象面子的行为,因此其实施需要很多技巧策略,以做到不仅表达了拒绝意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越来越多的新型传播产物带入大众视野中。越来越多的传统视频网站正在寻找转型机遇的时候,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模式:视频+社交出现了,其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弹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国家和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为此教师的专业素养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在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中,学科专业知识素养一直处于核心地位。本
农民收入的增加,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既是经济问题,又是一项政治问题。农民收入偏低且增
本文以农村小额信贷比较发达的浙江为案例,系统地研究浙江全省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运行状况,以及未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围绕这个研究主题,本文拟从如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
新一轮课程教育改革以来,中学历史课程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育教学评价和课程管理政策六个方面都较之前有较大进步。中学历史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给学
目前,谈论积极青少年的词汇正在兴起,而且将逐渐取代长期以来存在人们脑海里的所谓青春期动荡和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信念。在理论上,青少年被认为是具有积极发展的可能性(Roth,Brooks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入职阶段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必经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期。对于新任教师而言,在入职阶段获得的相关经验会对其今后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