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EEE 802.11p协议的退避算法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3838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载自组织网络作为解决各种交通问题的新途径,近年来得到了大力发展,其中安全应用作为车载自组织网络的基础应用主要用来解决交通事故、ITS、提供交通预警和实现IOV(车联网)等。V2V也成为国际上最新IOV核心技术之一。而Mobile AdHoc和V2V都需要车辆与车辆之间的动态快速短包分组通信。安全应用对广播消息的接收率及平均到达时延要求极高,但是由于车载自组织网络IEEE802.11p协议中传统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的局限性,导致其性能不能满足安全应用的要求,因此研究一种适用于车载自组织网络媒体接入过程的退避算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针对传统退避算法中广播消息接收率低的问题,本文通过建立Markov链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信标消息的碰撞概率和过期概率随最小竞争窗口的变化关系,最优的最小竞争窗口值应该满足这二者相等,从而保证广播消息的接收率达到最佳。其次,针对传统车载自组织网络退避算法退避因素过于单一、退避阶数幅度过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预测的退避算法DSPCEB(Density-Speed-Priority Collision ExpirationBackoff)。该算法分为两部分:(1)考虑单一车辆、单种类型的消息时,根据信标消息碰撞概率和过期概率的相对大小线性调整竞争窗口值;(2)考虑实际车载网络场景时,将实际车载网中的车辆密度、行驶速度、消息种类考虑在内,对退避次数和信道接入的公平性进行优化。最后,利用VanetMobiSim和NS2对本文提出的DSPCEB退避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在广播消息的接收率和平均到达时延方面的性能均有所提升,且信道接入的公平性也得到了优化,能够保证紧急广播消息接入信道的优先权。
其他文献
随着IP传输业务的迅速发展以及IP电话的广泛应用,嵌入式变速率语音编码成为当前国际上最前沿的课题之一。目前,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组织(ITU-T)正在制定嵌入式变速率的G.VBR国
GSM-R(Global System Mobile for Railway)——铁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基于目前世界上最成熟、最通用的公共无线移动通信系统GSM平台上的数字无线通信网络,是我国未来的
随着通信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音视频等多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目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由于网络异构性、数据丢失率、传输延迟等的存在,以及客户终端在显示尺寸、存储容量和
图像匹配是指通过某种方法在几幅图像之间寻找同名点的过程,作为图像信息处理领域内的一项极为关键的技术,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器视觉领域、对运动目标的检测领域、医学分析
码分多址接入(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方式以频谱利用率高、抗多经、抗干扰、软容量、低功率、软切换、宏分集、频率规划简单以及用户接入方便等其它多址技
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以及计算机处理能力的迅速提高,现在多媒体业务的应用层出不穷,如交互视频服务,视频电话,远程教学和远程医疗等。而现今的因特网已经是一个融合数据、语音、
离散余弦变换(DCT)在图像和视频编码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DCT使用的实数矩阵存在缺点,整数离散余弦变换(ICT)被提出,用整数数值的矩阵来近似实数矩阵,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
光学电流互感器(OCT)是新型的电流互感器,它克服了传统电流互感器的许多缺点,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全面分析和总结OCT发展历史和现有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