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县域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_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采用粗放的发展模式,浪费土地资源,随着经济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资源与人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资源、环境等的承载力越来越差。对此,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优化国土开发空间,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等的设想。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规划、土地整理等项目的陆续开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条新路子,那就是规划先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模式。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一项重大工程。农村居民点整理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实现规模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其次,农村居民点整理能够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保障粮食安全。本文以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为研究区域,对农村居民点整理评价理论基础、评价方法和布局优化模式进行了研究,为费县进行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集约利用土地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效益共赢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其他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利用效果评价。依据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利用效果评价原理和方法,构建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利用效果评价体系,确定评价因子及权重,最终确定各个乡镇的节地效果评价值,最终确定了各个乡镇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控方向。(2)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根据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原理和方法,选取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指标,包括地形条件、社会经济等指标,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最终确定费县农村居民点最佳布局。(3)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结合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利用效果评价结果和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结果,将各居民点划分为潜力优势区、低值迁并区、布局优化区和高比例区,并与实际情况比较,确定农村居民点用地最佳优化方案。(4)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根据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利用效果评价原理、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及整理适宜性评价结果,将费县农村居民点分为四种整理类型:分别是驻地村、中心村、保留村和迁并村,并分别采用不同的发展模式,驻地村采用城镇化发展模式;迁并村采用中心村建设模式、保留村采用村庄内部优化改造模式,迁并村采用迁并模式,最终形成费县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
其他文献
转基因食品具有繁殖速度快、生长周期短、种植环境“不挑剔”等优良特质,所以自1994年转基因西红柿所制成的柿饼被允许投放到超市销售以来,无论是目前畅销中的转基因大豆油、
近年来,网购市场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对网上购物而言,在线信息搜索是。项无所不在的极其重要的活动(Gefen&Straub,2000)。购物搜索引擎在网购市场中扮演着“第一入口”的角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利。为了更加方便、快捷地共享与交流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学术资源网络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但网络学术资源的共享
调查性报道是源自西方的一种报道方式。20世纪80年代,调查性报道传入我国,由于其特有的穿透力和影响力,迅速征服了中国的新闻媒体,为广大受众所热衷。在电视调查报道中,调查
建立了HPLC法测定氨酚曲马多口腔崩解片的有关物质。采用BDS-C18柱,以乙酸钠缓冲液(pH4.5)-甲醇(80∶20)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1nm。有关物质对氨基酚和顺式
本文首先分析了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的关系,然后对合同管理在招标投标中的作用与合同管理如何与招投标配合进行了探讨,最后分析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废名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和强烈的个性。本文试图对废名创作的思想资源、思想特征和审美特征作较清晰的观照,从整体上较深刻地理解废名。本文第一部分梳理了废名思想的发
当前,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让大学生成功就业,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合理地理解创业教育与就业的内涵和特征,
背景百草枯(paraquat, PQ,又名克芜踪、对草快)是一种有机杂环类脱叶剂和除草剂,因其能高效杀灭杂草而不伤及农作物,在我国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百草枯经口服吸收快,成
当前,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体验营销越来越受到营销界学者的倡导,众多企业更是纷纷投入大量的资源,将体验营销导入终端店面,体验经济的时代悄然来临。本研究选取苹果体验店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