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不仅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了新时代,并且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提出了许多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近年来,伴随全球资本逻辑浪潮的侵蚀和市场经济的渲染和冲击,乘借此种发展大势的总体推动必然会引起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经济体制等重要领域发生重大调整。这些领域的调整和变革势必会对新时代人们所固有的思想观念造成些许影响和改变。在崇尚自由和竞争的市场经济大环境的熏染下,诸如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显现世俗精神具体表现形式的思想观念悄然兴起甚至“普遍流行”。结合这些世俗精神的表现形式在我国当代社会相继显现的现象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新时代历史方位下人们的精神境界也必然受到世俗的萦绕和牵绊。那么,在此世俗精神缠绕新时代人们精神素养的大背景下,寻找一条超越当下人们世俗精神境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显得急为迫切。本文在系统阐述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在充分吸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探讨了提升新时代人们精神境界、有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出路。本文第一部分简单阐述了截至党的十九大为止,国内和国外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现状。从国内来看,学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探讨多侧重于外在感性的环境创设、氛围渲染、机制创建、思想宣传和学科建设之中,而缺乏使其达到主体真正内在理性自觉认同方面的路径探讨。此外,就目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来看,国内有些学者纷纷从中国梦、国家治理现代化、不同的职业和年龄等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系列问题予以深刻的研究和阐释。但结合学界从精神角度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的相关观点来看,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仅停留于抽象宏观精神,缺少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仅是对精神演进与时代变迁的内在逻辑关联分析的表层显现,缺乏深层次对于具体微观人本身精神演变视角下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的挖掘和开拓。在国外,目前为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仅仅停留于感性的认知和认可的层面。从认知层面来说,国外各界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评论和报道少之甚少。从认可层面来看,近年来有不少国外学者虽然肯定中国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仅认同中国是经济强国,却不认同中国是文化强国。在国外学者对中国文化价值系统持这种偏见的笼罩下,势必也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度。第二部分系统阐述了世俗精神视域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伴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迁,中西方对精神概念的诠释因所处具体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被冠以不同的时代内涵和特质。通过梳理中西方精神逻辑演变的整个历程,分析出世俗精神境域从本质上来说是精神被物化了的一种追求外在感性物质享受的一种精神状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虽然决定了新时代人们处于世俗精神境域之中,但世俗精神也能够在物质生产领域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进而推动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世俗精神也以拜金、庸俗、功利和虚无的消极表现形式呈现于当下,依据精神和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关系,价值观一直充当着精神实现自我超越的内核、外显载体或手段。鉴于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充斥着当下中华儿女的价值主流。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对新时代中国精神在各领域显现出的具体要求、标准、尺度、动力和目标。因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理成章地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条件下提升人们精神品质的可靠载体和手段。第三部分梳理和总结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探索历程及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要贡献,进而总结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需求的紧密结合;秉承价值引导和宣传教育的有机结合;立足优秀传统和吸收时代精华的紧密结合四条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经验。经验教训的总结归纳为深刻探讨世俗精神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根本出路提供了必要的借鉴。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真理性,分析了世俗精神境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助推新时代人们超越世俗精神境域的最佳途径,而且人的精神品质也会通过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手段得到完满的提升,早日实现对世俗精神境域的扬弃达至人的精神本质复归。在世俗精神境遇中虽然能够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物质基础,并且能够激发人们的精神自主独立性,但要切实注意世俗精神对于新时代人们精神品质提升和中国时代精神引领的影响。第五部分在充分吸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经验的基础上,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探讨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出路。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现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最大的实际。从这个最大的中国实际出发提高生产力的水平和质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完善社会制度定能增强和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然根基。应然方面,依据世俗精神境域的不同发展程度,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