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精神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来源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l1980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不仅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了新时代,并且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提出了许多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近年来,伴随全球资本逻辑浪潮的侵蚀和市场经济的渲染和冲击,乘借此种发展大势的总体推动必然会引起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经济体制等重要领域发生重大调整。这些领域的调整和变革势必会对新时代人们所固有的思想观念造成些许影响和改变。在崇尚自由和竞争的市场经济大环境的熏染下,诸如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显现世俗精神具体表现形式的思想观念悄然兴起甚至“普遍流行”。结合这些世俗精神的表现形式在我国当代社会相继显现的现象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新时代历史方位下人们的精神境界也必然受到世俗的萦绕和牵绊。那么,在此世俗精神缠绕新时代人们精神素养的大背景下,寻找一条超越当下人们世俗精神境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显得急为迫切。本文在系统阐述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在充分吸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探讨了提升新时代人们精神境界、有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出路。本文第一部分简单阐述了截至党的十九大为止,国内和国外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现状。从国内来看,学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探讨多侧重于外在感性的环境创设、氛围渲染、机制创建、思想宣传和学科建设之中,而缺乏使其达到主体真正内在理性自觉认同方面的路径探讨。此外,就目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来看,国内有些学者纷纷从中国梦、国家治理现代化、不同的职业和年龄等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系列问题予以深刻的研究和阐释。但结合学界从精神角度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的相关观点来看,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仅停留于抽象宏观精神,缺少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仅是对精神演进与时代变迁的内在逻辑关联分析的表层显现,缺乏深层次对于具体微观人本身精神演变视角下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的挖掘和开拓。在国外,目前为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仅仅停留于感性的认知和认可的层面。从认知层面来说,国外各界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评论和报道少之甚少。从认可层面来看,近年来有不少国外学者虽然肯定中国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仅认同中国是经济强国,却不认同中国是文化强国。在国外学者对中国文化价值系统持这种偏见的笼罩下,势必也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度。第二部分系统阐述了世俗精神视域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伴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迁,中西方对精神概念的诠释因所处具体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被冠以不同的时代内涵和特质。通过梳理中西方精神逻辑演变的整个历程,分析出世俗精神境域从本质上来说是精神被物化了的一种追求外在感性物质享受的一种精神状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虽然决定了新时代人们处于世俗精神境域之中,但世俗精神也能够在物质生产领域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进而推动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世俗精神也以拜金、庸俗、功利和虚无的消极表现形式呈现于当下,依据精神和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关系,价值观一直充当着精神实现自我超越的内核、外显载体或手段。鉴于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充斥着当下中华儿女的价值主流。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对新时代中国精神在各领域显现出的具体要求、标准、尺度、动力和目标。因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理成章地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条件下提升人们精神品质的可靠载体和手段。第三部分梳理和总结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探索历程及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要贡献,进而总结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需求的紧密结合;秉承价值引导和宣传教育的有机结合;立足优秀传统和吸收时代精华的紧密结合四条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经验。经验教训的总结归纳为深刻探讨世俗精神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根本出路提供了必要的借鉴。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真理性,分析了世俗精神境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助推新时代人们超越世俗精神境域的最佳途径,而且人的精神品质也会通过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手段得到完满的提升,早日实现对世俗精神境域的扬弃达至人的精神本质复归。在世俗精神境遇中虽然能够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物质基础,并且能够激发人们的精神自主独立性,但要切实注意世俗精神对于新时代人们精神品质提升和中国时代精神引领的影响。第五部分在充分吸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经验的基础上,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探讨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出路。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现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最大的实际。从这个最大的中国实际出发提高生产力的水平和质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完善社会制度定能增强和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然根基。应然方面,依据世俗精神境域的不同发展程度,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作用。
其他文献
冶金法制备太阳能多晶硅过程中,非金属杂质B是工业硅中最难去除的元素之一。本文采用熔渣精炼联合吹气精炼方法研究除硼的最佳实验条件,并通过理论计算验证实验结果。向工业
高中语文小说选段的教学一直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中很特殊的一部分内容,小说具有故事性、虚构性和兼容性,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并且小说也具有与现实生活的相似特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兴智能业务(如Ultra HD video、AR、Cloud Gaming、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慧交通等)层出不穷,用户对业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如何提高用户体验质量,如何提供面向用户的感知分析体系,成为其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关键性问题。因此,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从用户角度去感受网络质量,根据真实用户反馈终端体验进行监测和优化,建立面向用户参与的Qo E网络体
随着女性消费者在经济上的独立和社会地位的提升,旅游市场中女性旅游者的比重不断提高,重要性日益凸显,并已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军。相关学者在旅游动机、旅游决策、旅游购物行为、旅游感知行为等方面对女性旅游者的消费特征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是从生活方式角度对女性旅游者分群特征和消费行为进行研究的还较少。本文以女性旅游者为例,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助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使用SPSS25.0软
随着国内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依托着经济转型期的时代发展背景。近年来国内资本重组环境不断改善,国家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并购融资手段日益多元化,国内各企业间的并购活动日益增多。并购是企业迅速整合重组社会资源,实现自身发展强大的有效方式。企业通过开展并购活动有助于其资源整合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能帮助企业获得更多优质资源,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并购已经成为发达市场中极为普遍的一种市场行为。但是国内企
合金热力学性质是生产应用的理论研究基础,是材料显微结构和性能差异的因素之一,,具有重要的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因此有必要进行合金的热力学的实验测定来提供可靠的热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掀开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幕,激励我国的国有企业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其描绘了宏伟的蓝图,有利于进一步做活做优国有经济。在政府的号召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式进入实践阶段,大量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国有经济发展转型的突破口。由此可见,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权衡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是是否产生财务协同效应,因此对财务协同效应的深入研究有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正在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其中有机遇也有挑战。就中国而言,机遇正在逐渐消逝,挑战将不可避免。巨额的经常账户顺差和逐渐加深的老龄化问题都是
认证加密算法能同时为消息提供机密性、完整性、可靠性等功能。其中,加解密可以对消息进行明密文变换,使消息以密文的形式进行通信,保证消息在通信信道上的机密性,认证可以判
新课改实施后,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发生变化,学生的学法也相应随之改变,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激活学生数学课堂自主探究潜能提供了充实的理论依据,制定了课程目标,明确了内容标准,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