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传播国际涉华报道中的议程设置和驯化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ndb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近年来综合国力迅速发展,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自然吸引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据数据统计,近年来海外媒体不断增加对中国的报道量,涉及方面也越来越广。面对国际媒体对中国的关注,中国媒体也不断将海外涉华报道作为国际新闻的一部分向中国受众进行输出,为中国受众了解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形象提供了一个便捷的“窗口”。涉华的新闻报道一直是政府和新闻界关注的对象,从中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国际社会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以及对中国各种发展变化的反馈。那么中国媒体在传播海外涉华新闻这一过程中,向中国受众传递的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对中国的态度以及间接反映的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问题也值得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本论文以《环球时报》为中国媒体的代表,选取其在2015—2017三年中发表的国际涉华报道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媒介间议程设置理论和新闻驯化理论,研究并探讨哪些国家和媒体影响了中国媒体在传播国际涉华报道的议程,在三年中有着怎样的发展变化。除此之外,在传播过程中,中国媒体对于涉华报道有着怎样的驯化行为;报道议题,报道态度以及中国媒体驯化行为这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也是关键的研究内容。本论文希望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能够最终了解到中国受众在由中国媒体呈现的国际涉华报道中接收到的“议华声音”的现状及发展态势。同时还希望对中国媒体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功能以及在三年的传播中其发生的变化进行思考。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数量,报道信源国家和媒体,报道中的中外表态,中国媒体的驯化行为以及驯化程度等方面对样本报道进行具体分析后总结得出:中国受众在中国媒体传播的涉华报道中接触到的“议华声音”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来源上都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元的发展态势;其中海外媒体对于中国社会问题以及外交形象的议题被《环球时报》报道较多,这也与近年来的国家发展重点和数据展现出的国际媒体对中国的热议焦点相符合。值得重视的是三年中《环球时报》对国际涉华报道的驯化行为正逐渐减少,即中国受众在报道中直接接触外媒报道的情况增多。除此之外,报道议题,相应的国内外表态以及中国媒体的驯化行为之间具有较高的独立性。总结来说中国受众在《环球时报》呈现的涉华国际报道中了解到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反馈是丰富多元并且具有客观参考性的。
其他文献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有明显的异质性,属于关节炎的一种。以反复发作性急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导致慢性关节损害,晚期可见痛风石沉积、关节畸形、关节功
财务从业人员的"初期财务造假"往往都在包括领导在内的诸多外部力量的暗示、授意,甚至是威胁、胁迫下无可奈何的被动进行,而其"成熟期进行财务造假"往往发展成为对领导及其他
通过在榆林干旱地区,选择侧柏、樟子松、大扁杏、紫穗槐等树种,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用不同的造林技术措施进行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只要采用预整地、选容器苗、适度深栽
抗生素的质量和疗效直接影响着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作为抗生素生产大户的白云山制药总厂,其产品在临床中拥有的良好口碑,就源自于企业对药品质量的严格把关。
篮球裁判工作是学校篮球教学、训练和组织竞赛不可缺少的内容。篮球裁判员在临场工作中的行为所受的影响因素有强制性因素和自然性因素。自然性因素是裁判员自身条件和后天努
<正>乘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国家税务总局紧紧抓住历史机遇,解放思想,着眼未来,确立了新的税收改革发展的总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税收现代化。税收现代化正在成为每一个税
该文以《纽约时报》与《泰晤士报》对华经济报道为研究对象,利用EBSCO的ASP与BSP全文数据库确认相关文章,以词汇色彩义理论与框架理论为支撑,研究了新闻英语中的词汇色彩义问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硬件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孤立的计算机软件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长期发展,把多个软件系统有机的集成为一个庞大系统是软件领域迫切需要。软件实现技术多种多
采用侧基环氧化硅油(ES)及其改性物(PSA)改性邻甲酚醛环氧树脂(ECN),制备出一系列可用于电子封装等具有高韧性高耐热性的环氧基料。通过对固化物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断裂
介绍某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机械加工含油乳化废水处理的工程实例,通过带式滗油、热化学破乳、隔油、混凝气浮、振动膜过滤、生化营养调节、厌氧消化、好氧氧化、MBR处理、臭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