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氟为研究对象,以氟中毒高发的河北沧州地区为典型研究区,在资料收集、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及测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水文地质等特点,对区内地下水氟的分布特征、高氟水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地下水中氟的演变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到的主要认识有:研究区地下水氟在水平方向上,浅层高氟水主要分布在运河以西,而深层水F-含量由西向东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在垂直方向上,浅层地下水含氟量基本未超过2mg/L,深层地下水含氟量大多超标。区内的高氟水为天然地下水,是在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的。F-的富集与研究区的气候、水文、地质、水文地质、水化学条件等密切相关。在研究区内偏碱性、碱性地下水中氟的存在形式主要有F~-、NaF~0、CaF~+、MgF~+。氟元素主要是以F-单一离子形式存在,以无机络合物的形式存在较少。地下水中氟含量的增加主要是来自于萤石矿物的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