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分析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angelleo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了三个问题:第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二十一世纪初,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发展变化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具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第二,制约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关键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分别以何种方式、对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施加了何种影响?第三,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规律性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意味着什么,说明了什么,如何评价? 通过分析研究上述问题,本文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科类分化—层次分化—类型分化—建构体系这样一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发展的过程。其中,后一阶段在总结前一阶段成功经验、强化并放大前一阶段已经出现的趋势的基础上,又发展出新结构形式。如此,经过一个持续的螺旋式上升过程,逐步形成了具有较强自适应能力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第二,建国以来,各种内外因素及其相关教育决策影响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途径,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政治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显性模式”不断减弱和“隐性模式”不断增强的趋势;经济因素的决定性影响不断增强,并出现了高等教育结构局部经济化的趋势;科技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开始由互动模式向立体模式发展;高等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之间长期的制约性平衡关系被打破,形成了新型的“拉动—促进”关系:不同层次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由院校升格模式向学生升(转)学模式转变的趋势;不同类型高等教育之间的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大决策,开始由单边决定走向多元协调;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的关系出现了由控制模式向博弈模式转化的趋势等。 第三,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在发展方式上,主要表现为持续不断的调整;在调整方式上,主要表现为由行政直接调节向多元调节的转变。在发展过程上,主要表现为围绕“科学分化和社会分工”所进行的分化与整合、多样化与综合化的矛盾运动;在发展结果上,主要表现为传统与变革的统一。 本论文的特色是:清晰描述了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主要线索;具体分析了影响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制度因素和关键举措;深入剖析了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内在机制;文献资料翔实丰富,基本做到言必有据。
其他文献
学位
类比推理的研究是心理学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其研究成果不仅能够提示人类认知加工过程,而且对其他领域如教育领域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前人的研究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
家庭体育的开展对推动我国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学生由于刚刚从家庭中走出来,其体育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其他年龄段学生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研
随着时代的进步,竞技体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当今竞技体育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体育运动本身的范畴。在经济、社会、政治等多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直接导致了现代综合性训练。运
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但是,将认知学习理论应用于网络教学软件设计,在体育教学领域目前仍然是一个尚待深入研究的前沿课题。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