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c12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物流的概念进入中国,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迅速发展,相对于制造业物流而言,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还处于现代物流的起步阶段,对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领域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外部研究"范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并不是要为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寻找到一种完全通用的最优发展模式,而是理性地分析各种组织模式得以形成并运转的诸多影响因素,在不同的物流发展阶段和需求背景下构建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的综合发展模式. 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引言,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其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全文的逻辑框架和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描述了国内外生鲜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和简要评价.笔者认为,目前对于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模式进行专门深入研究的文献很少,加之我国农业生产和流通独有的特点,因此缺乏可以借鉴的国际经验. 第三章是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模式形成的机理分析.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分析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交易费用的构成及决定因素,揭示出影响其组织模式形成的两个相关约束变量,在二维空间模型中形成理论上的四种模式,并根据承载的不同主体和影响其组织模式形成和运行的宏观环境因素,归纳出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现实中存在的四种典型模式. 第四、五、六、七章是浙江省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模式的实证:四种典型案例的剖析.分析了现实中存在的组织模式形成背景、货源组织化程度、销售组织化程度、相关交易费用、环境影响因素、优劣势等,揭示出各种模式适用的阶段、发展条件、需求背景和承载主体. 第八章结论.根据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探索及分析可以看出,每种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不能简单地比较谁优谁劣.因此,我国要根据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不同阶段、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城乡居民不同的消费需求等影响因素,建立针对不同需求背景的多种形式并存的综合发展模式.
其他文献
奶业是一个节粮、高效、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与世界发达国家奶牛饲养相比,我国奶牛饲养的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和生产力都比较低。因此,探索和构建我国原料奶生产的全要素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农村的生产力,其主要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