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果实,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在未来的很多年中,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尚且有十分远的道路要走。政权不分、产权不清晰、激励约束不清晰、法人治理结构未达到市场经济的要求等一些因素仍然制约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本文首先选取我国和主要国家的企业制度演变过程采取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梳理研究,然后综合相关制度变迁理论和我国实践,提出了影响我国企业制度创新的六大制约因素;最后较为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影响企业制度创新的一般性规律,提出了可采纳的六种具体作用路径。本文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详细地介绍了本文具体的选题背景、开展此项研究的目的及其在现实应用中的意义,此外,对本文的开展研究的思路、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以及主要研究框架进行了阐述。第二章综合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等领域观点,首先对本论文中所提及的企业制度这个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结合国内外学术界对企业制度内涵的表述,进而对企业制度的定义、构成及作用进行了明确阐述。第三章从我国企业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国家的企业制度历程、中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差异及文化背景分析、不同性质的企业制度特征对比研究、企业的制度化创新内容五个方面,重点对国内外企业制度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探讨。第四章对企业制度化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进行了分析,在对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晰、不良的文化因素影响、法人治理结构未达到市场经济要求、激励越苏机制残缺、诚信文化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等影响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变迁的核心因素进行归纳概括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内在原因。第五章提出了多角度调整政企关系、产权主体明晰化、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协调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关系、建立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强化诚心的教育及健全诚信评估体系六个方面影响我国企业制度变迁的具体作用路径,最后就如何在我国推进企业制度化管理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六章在前面章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企业制度的演变发展史以及我国企业制度建立的途径研究结论,得出了主要国家企业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并循着这些结论规律,反思当前中国企业制度低效的文化根源,对中国文化语境下的企业制度创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本文的观点主要有:第一,企业制度蕴含伦理价值追求,集中体现在处理“谁的企业—为谁的利益服务”、“经营的目标—追求的利益具体是什么”等这些核心问题时的规范设定上,在处理相同的核心“利益”问题时,不同的价值取向可以催生出形态各异、截然不同的企业制度安排。第二,任何一类企业制度方法都有其赖以生存的国情环境,由于各国文化的异质性,一国成功地企业制度鲁莽地运用到他国的国情之中是不可行的,成功而高效的企业制度模式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按照特定文化环境的要求探索、改进而逐渐形成,因此我国的企业制度的形成需要结合我国自身国情。第三,文化对企业制度变迁和绩效存在双重影响,曾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正向促进作用的文化因素,很有可能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逐渐走向负面,成为阻碍制度变迁、加速企业制度的失衡与失效的关键因素,使企业制度变迁陷入低效率的锁住循环而无法自拔,日本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