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一直处于基础地位,农业的发展与振兴始终是我国坚持的国策。2004年至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市场、发挥地方财政作用、构建农业保险体系,以抵御农业风险对农业生产的冲击,为地方农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展开了多次实践与探索,但是其效果都未达到预期。自2003年开始,我国开始尝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2007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一直处于基础地位,农业的发展与振兴始终是我国坚持的国策。2004年至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市场、发挥地方财政作用、构建农业保险体系,以抵御农业风险对农业生产的冲击,为地方农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展开了多次实践与探索,但是其效果都未达到预期。自2003年开始,我国开始尝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2007年,中央财政开始直接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并设立了多个保费补贴试点。至今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联动补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该模式由保险公司负责专业化运营,地方政府在中央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对农业保险保费进行进一步的补贴。这样的经营模式使得我国的农业保险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在农业保险“政策性经营模式”的背景下,农业保险对促进农业产出增长、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是否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的直接补贴是否使得农业保险的对产出的激励作用有所提升?上述问题都是关乎我国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探究农业保险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水平的具体影响,是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2004年,保监会提出在上海、黑龙江等地逐步开展由地方财政参与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自此,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与发展模式就此展开。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背景下,探究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具有何种影响,这种影响在区域间是否存在差异。从理论上分析,在灾前,农业保险有利于稳定生产预期,这会促使农户敢于选择风险性更高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对象,这些生产要素往往比一般的生产要素更具有效率,进而使得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提升。但是有时农业保险也会引起道德风险,使投保农户疏于对风险的防范,进而使得农业风险的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上升;在灾后,农业保险对受灾农户的经济补偿,使其具有保障农户恢复生产的功能。在本文的实证部分中,我基于2007—2017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使用滞后一期的农业保险密度衡量农业保险的灾前效应;使用滞后一期的人均农业保险赔款衡量农业保险的灾后效应。将这两个主要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进行组合,对人均农林牧渔总产值进行回归。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广义最小二乘法、个体随机效应模型等计量方法研究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水平的影响效果。回归的结果是两个解释变量前的系数均为正,并且都通过了 1%的显著性检验。这就说明,无论是灾前还是灾后,农业保险均对农业生产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之后,本文又利用构造虚拟变量和交叉项的方式,探究农业保险的增产效应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异。构造的两个虚拟变量分别是:是否为粮食主产区的虚拟变量(Ⅰ1)和是否加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的虚拟变量(Ⅰ2),最终的结果为,(1)农业保险的增产效应在非粮食主产区中更加明显。(2)在实施中央和地方财政联动的补贴政策之后,地区的农业保险增产效应得到明显的提升。通过阅读多篇文献,我找到了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粮食主产区中的土地绝大部分是具有高禀赋的优质耕地,这样的耕地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小,因此农民在购买保险之后其生产预期并不会有显著的提升,所以农民不会因此扩大生产,农业保险的增产效应也就不那么明显了。而出现第二条试验结果的原因是:中央财政在地方财政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保费进行了补贴,降低了农民的投保成本,使得农业保险的需求和有效需求都大幅提升,农业保险真正在生产中发挥了作用,农业保险的增产效应显著提升。最后本文根据计量结果得出三条建议:(一)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农业保险持续发展(二)均衡发展区域间农业保险,兼顾经济效益与粮食安全(三)对农产品实施差异化补贴,精准提升粮食作物生产水平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加大,在国外贸易摩擦的增加、国内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的背景下,我国开始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优化财政的支出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实施减税降费等手段,以达到持续改善社会民生的目标。同时,我国的供需关系也面临着失衡,以往基于需求侧的管理政策的效果也在逐渐递减,因此我国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以达到从供给侧发力,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的目标。2019年经济总体形势稳重有忧,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水环境中逐渐累积的重金属元素已成为危害最大的水污染问题之一。重金属具有难以降解、毒性大、危害不可逆等特征,会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中逐级传递。目前检测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手段大多具有选择性低,不可实时检测等缺点,因此本文将微/纳机电系统应用于微小质量检测,对水中重金属离子进行高选择性地实时检测。本文以微/纳米梁谐振器为微/纳机电系统的核心传感元件,并在微/纳
营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企业设立、经营、纳税、投融资、权益保护等各个方面的服务效率和水平,是服务企业安家落户的保障,同时也是界定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软实力和国际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影响要素。2017年年初,西咸新区作为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机构,正式由西安市政府代管。作为大西安的新成员和重要组成部分,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SWOT模型,深入分析沣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采用高温高压矿物学的实验方法,模拟辉石类矿物在地幔温压条件的结构变化特征。采用电子探针(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EPMA)、X射线粉晶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傅里叶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IR)等大型仪器分析方法,对透辉石和锂辉石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等特征进行了一系
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健康中国”这一理念,指出保险业中所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号召“保险姓保”,使保险最终回到保障风险这一基本职能上。因此,商业健康保险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虽然目前仍规模较小,但是增速极快,近几年的平均增速可达到40%。同时,目前健康险市场产品较少,同质化严重,所以许多保险公司不仅仅是局限于推广单一的“健康险”,而是将健康险与其他健康产业联系起来,开发更多新业务价值率较高的险种,因
在局部战争与反恐作战中失血过多是导致将士死亡的主要原因,战场急救必须及时做好轻武器贯穿伤的快速止血工作。子弹贯穿伤的伤道形状具有复杂性与任意性,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一种以弹性展开自适应结构为核心结构的新型贯穿伤止血装置。该装置利用展开结构弹性板(叶片)的收拢与展开,实现弹性势能的储存与释放,以此填充伤道并对伤道内壁提供支撑力,从而实现贯穿伤快速止血。本文主要从弹性展开自适应结构的叶片形态设计、展开结
老挝沙湾拿吉崇德学校是现今老挝最具代表性的华文学校之一。论文从华裔学生中国渊源、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中华饮食文化、当代中国、对中国的情感等方面出发,采用查阅资料、访谈、调查问卷的方法,全面深入地调查了崇德学校120名华裔学生的“中国记忆”,了解到崇德学校华裔学生“中国记忆”的真实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崇德学校华裔学生的中国记忆涉及范围广,对中国及其语言文化的认知比较全面;崇德学校华裔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煤炭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煤炭开采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矿区环境产生威胁,煤层开采形成的采空区改变岩土体原有的平衡状态,会在地面产生地表塌陷、地裂缝等,破坏地形地貌。因此,研究地下煤层开采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山西省佳峰煤矿为研究区域,模拟了煤层开采后矿区的地面塌陷特征和地表变形结果,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充分了解佳峰矿区的地形地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