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农民工群体是一个特殊的产物,它的出现为城市工业化和我国现代化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但同时它所带来的问题也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农民工问题,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多人所讨论的话题,其中农民工的收入问题尤为强烈。在学术界,有许多学者都曾对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且得出了很有意义的结论。通过对已有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和梳理,我们可以概括和总结出宏观的制度主义、微观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理论视角,这三种理论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诠释了影响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因素。但是已有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条路径来单独进行的,并没有把宏观制度与微观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而且它们更多地是从静态的横向角度去解释农民工收入问题,却忽视了家庭背景这一中观层面来纵向地分析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因素。基于已有的研究上,本论文提出了一个制度隔离的总假设、三个基本假设和18个子假设。为了弥补已有研究的两个缺陷,本论文将运用群体比较的方法对农民工与原有城市居民和农转非人群进行分析,以此来说明户籍制度在农民工收入中的作用。在理论和方法层面上,研究主要从制度主义、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三种视角出发,运用问卷法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建立模型。根据假设,除了传统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因素外,在模型中还会把家庭背景变量纳入进来进行分析。由这三个主要因素来构建回归模型,通过对模型结果的分析来验证所提出假设的正确性。总体来说,全文总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说明了本次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研究的意义以及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以往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文献的梳理主要从宏观的制度主义、微观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视角出发,并且指出已有研究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而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总假设、三个基本假设和18个子假设。第三部分是数据资料的来源以及对样本的相关描述。先是简单介绍一些获得数据的方法以及其它说明,然后对所获得的样本进行总体描述和概括。第四部分是对样本相关变量的一些说明和定义,包括对变量的问卷编码和非连续变量的虚拟化处理,然后通过因子分析形成一些不可观测的变量。第五部分是对模型的选择、分析及其结果解释。首先是说明总假设前提条件的存在,然后根据基本假设构建出三个模型和一个综合模型,并通过对模型结果的分析和解释来验证假设是否正确。第六部分是结论以及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