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日益凸现出生物科学的主导地位。随着素质教育的层层深化,当前的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注重从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出发编排教科书。其中,新版教科书中的实验探究部分,更是越来越适应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高中阶段称为学龄晚期或者是青年初期,年龄范围大约在14-15岁至17-18岁之间。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已经接近成熟,并且开始想要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包括学习和生活等。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观、积极、充满朝气,中国的未来需要他们来建设。过去一段时期的高中生物教育并没有意识到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所以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教育的要求。《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学科,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景,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国内和国外教育改革的历程,本文阐述了高中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探究性试验的概念、特点、实施方法等;并以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为指导,经过阅读国内外各种相关的资料,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案。经过调查实习学校和其他学校及教育机构的老师和学生,发现了目前高中生物实验探究课教学的具体情况以及其中的一些问题和根源所在。跟一些学生交流后,我认为相对于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探究性生物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独立的思考问题,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促进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生物教师运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对其进行具体的指导,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