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卵巢异体移植后卵泡及卵母细胞发育的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以10日龄小鼠为卵巢移植供体(卵巢上主要是一些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8-12周龄具有免疫力的成年去势公鼠作为卵巢移植受体。将10日龄小鼠卵巢移植到具有免疫力的去势公鼠背部肌肉后,通过给予受体鼠免疫抑制剂处理后。观察卵巢异体移植后移植体存活及其卵泡和卵母细胞的发育状况;检测卵巢移植给去势公鼠后移植体能否发挥内分泌功能;探讨在免疫功能健全的动物体内进行卵巢移植的可能性,为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针对本试验的研究目的,目前开展了如下试验内容:内容一、卵巢移植后,通过对试验组受体鼠实施免疫抑制剂处理,与对照组(未经免疫抑制剂处理)相比,观察移植体直径、回收率以及移植体周围新生血管网的建立,判断免疫抑制剂是否能够减缓卵巢移植受体对移植体的免疫排斥。结果发现卵巢移植过程中,免疫抑制剂可以降低受体对移植体的免疫排斥。内容二、卵巢移植22 d后,通过对移植体、10日龄小鼠卵巢以及32日龄小鼠卵巢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对比观察移植体上卵泡的发育状况、卵泡数变化以及卵泡凋亡情况。结果发现移植体上卵泡大量丢失,移植体上主要是一些原始卵泡及有腔卵泡,而初级卵泡和腔前卵泡数相对较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内容三、卵巢移植22 d后,通过对移植体、10日龄小鼠卵巢以及32日龄小鼠卵巢进行细胞凋亡染色(TUNEL染色),对比观察移植体上卵泡凋亡情况。结果发现移植体上各个发育阶段的卵泡均有凋亡发生,特别是一些原始卵泡及初级卵泡凋亡现象较为严重,然而,在32日龄小鼠卵巢上(对照组),主要是一些较高级发育阶段的有腔卵泡发生凋亡。内容四、为了观察免疫抑制剂处理的去势公鼠体内移植体、卵泡以及卵母细胞继续发育情况,将卵巢移植后移植体发育时间延长到40 d,组织学观察移植受体内卵泡以及卵母细胞发育状况,结果发现移植体仍然能够存活,并且从移植体上回收到了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内容五、卵巢移植22 d后,将从移植体上回收到的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及体外受精后,观察其体外继续发育能力。结果发现72.4%的受精胚胎能够正常发生卵裂、7.9%的早期胚胎能够发育到囊胚阶段,通过给14只假孕母鼠进行胚胎移植后,3只母鼠获得了妊娠并最终生下12只活的幼仔。内容六、卵巢移植22 d后,通过激素检测观察受体鼠性激素的变化,发现雌激素和孕酮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综上所述,本试验首次尝试将10日龄小鼠卵巢移植给免疫功能完整的成年去势公鼠后,通过回收移植体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以及胚胎移植等试验,成功的获得了小鼠后代,充分证明了移植卵巢能够在去势公鼠体内存活。组织学观察显示移植体上卵泡及卵母细胞能够继续发育。并且发现了卵巢异体移植后受体内性激素的变化情况,提示卵巢异体移植后,或许能够在异体内重塑生殖内分泌轴。这些结果无论是在研究卵泡及卵母细胞体外发育机理,还是在人类医学临床卵巢移植研究中以及家畜优良品种保护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1)探讨IFRG15在小鼠体外培养的植入前胚胎中的表达情况,为研究IFRG15在体外受精胚和体细胞克隆胚中的表达情况奠定基础,为揭示研究IFRG15在小鼠植入前胚胎中的作用提供理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不同锡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健康的影响。选取210只体重相近的健康7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
次生代谢化合物皂苷(saponins)是苜蓿属植物的重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国外对苜蓿皂苷的生物学功能及药理活性进行了大量研究,且在医药和动物生产中呈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有研究报道苜蓿皂苷在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具有药用活性。还可以从苜蓿中提取苜蓿皂苷作为动物新型饲料添加剂。但是苜蓿中皂苷含量过高是反刍动物瘤胃胀气的主要原因,对畜禽不利、抑制单胃动物的生长。本研究从优化苜蓿总皂苷含量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