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充足的睡眠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睡眠不足日益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公共问题。缺乏睡眠可能会导致生理(例如肥胖,心脏健康)和心理上(例如焦虑、抑郁症,认知障碍)的多重不良影响。因此,对缺乏睡眠的人群的身心状态研究非常重要,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睡眠缺失带来的直接后果,也可以帮助我们反向推测出睡眠的作用机制。共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亲社会行为,对维持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疼痛的共情在生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足的睡眠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睡眠不足日益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公共问题。缺乏睡眠可能会导致生理(例如肥胖,心脏健康)和心理上(例如焦虑、抑郁症,认知障碍)的多重不良影响。因此,对缺乏睡眠的人群的身心状态研究非常重要,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睡眠缺失带来的直接后果,也可以帮助我们反向推测出睡眠的作用机制。共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亲社会行为,对维持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疼痛的共情在生存中起着保护作用,并对成功的社交互动产生重要影响。睡眠缺失在当今社会是司空见惯的,人们对此也越来越感到困扰,而睡眠缺失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疼痛共情是一个还未被充分研究的领域。先前的研究已经调查了睡眠缺失是否会影响疼痛的共情,但结果尚不确定。我们旨在通过记录脑电图信号来探讨是否存在这种影响以及涉及这种影响的神经活动的时间进程和频率的动态。我们招募了25名健康的成年人(11名女性),要求他们在夜间睡眠或睡眠剥夺后对所呈现的疼痛性和中性图片进行疼痛判断和不愉快评分,并记录他们的神经活动。结果显示,睡眠剥夺后替代性疼痛加工的早期成分(N2,N340)的振幅显著降低。在进一步的时频分析中,在睡眠剥夺条件下,θ2(5-7 Hz)频带中的能量减少了。而且,仅在睡眠剥夺条件下,观看疼痛图片时θ2降低与对他人的疼痛和自我不愉快感的主观评分呈正相关。我们的结果表明,睡眠剥夺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对疼痛共情的情感共享。考虑到观察者本身的情绪状态就会对疼痛共情产生影响,因此我们进行了第二项研究——探查睡眠剥夺对人体本身带来的情绪变化。广泛认为,睡眠剥夺对情绪和情绪加工具有负面影响,因此研究二中我们将研究重点锁定在了静息状态时的情绪上。默认网络是一个在静息态下高度活跃的脑网络,并且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了睡眠剥夺后默认网络内的连接受损,并且这种受损与情绪相关。关于睡眠剥夺后的默认网络研究很少具有高时间精度的动态性。因此在研究二中,我们从31名被试中收集了夜间睡眠和睡眠剥夺后的静息态脑电数据。应用e LORETA重建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PCC)和内侧前额叶前部(Anterior Media Prefrontal Cortex,a MPFC)的皮质电活动,并使用功率包络相关计算PCC-a MPFC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结果显示,与整夜睡眠相比,睡眠剥夺后α频带中PCC的能量和PCC-a MPFC的功能连接强度都出现了显著降低。有趣的是,受损的PCC-a MPFC回路与降低的积极情绪呈正相关,这表明默认网络在主观情绪状态中起关键作用。我们的调节效应分析进一步揭示了默认网络前后交互作用的强度减轻了睡眠缺失的损伤并带来了积极的情绪。总体而言,结果表明默认网络的解耦合与情绪低落之间有很强的关系。我们的研究可能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睡眠缺失后的情绪和认知过程。总的来说,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了睡眠剥夺主要是通过个体情绪加工方面进一步影响疼痛共情的,说明睡眠剥夺对亲社会行为存在一定的破坏作用。其次,由于个体情绪状态能够影响疼痛共情,我们进一步探讨了睡眠剥夺后的个体情绪变化及其背后的神经机制,首次引入了频率的变化并与特定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结合起来。可以说,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并且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睡眠剥夺后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过程。最后,本研究也提出了反思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多民族国家。中国的民族教育事业,是中国教育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学领域的研究者们发现,新疆地区的教育水平仍落后于内地,其人才培养,特别是对较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学习效能研究是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学习效能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目前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效能的研究极少,尤其是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效能数
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公平一直是一个关键性的原则,它影响着社会期望并且很大程度上定义着可接受的社会行为。大多数人在判断或评价社会互动时至少部分是依据公平性来的,比如通过问“这种行为是否合理、正确和公正”来进行判断。总而言之,公平观念广泛地影响社会互动和专业交流,一旦违反公平规范和期望(感知不公平)就有可能导致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并且对社会互动及其结果产生负面影响。公平是人们决定合作的关键性因素,感知到不公
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多极化”趋势的日益明显以及国家民族意识的日益觉醒从根本上改变了公共外交的传统范式,使国家形象和影响力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议题,也对教育的跨国交流与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国际影响力根植于国家教育本身的质量水平,通过合适的途径与方式向外展现,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早在1946年就正式介入国际教育领域。政策上不断调整、实践中不断尝试,美国在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方面积累了
职业教育教材的质量和水平代表一个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和水平,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对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材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可谓起着基础性作用。中职专业课教材作为具有职教特色的一种商品,既无法移植普通中学教材,又不是高等教育教材的翻版,这就使得中职专业课教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双边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孤独感是指个体在社交关系中感到的亲密关系的数量上或者质量上缺失不足的一种不愉快或沮丧的负性情绪。孤独感不仅普遍的存在于成年人中,在儿童青少年之中,孤独感也广泛存在。79%的低于18岁的儿童青少年和71%的18-24岁的青少年报告他们经常感到孤独,甚至学龄前儿童都可以用言语准确的形容这一感受。前人研究从行为方面探讨过与孤独感有关的心理或环境因素,也从神经基础方面研究过与孤独感相关的脑区。横断研究中,
人的毕生发展中,儿童青少年期是生理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其短短十多年对个体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复杂的结构,它不仅是调节各个机体功能的器官,也是认知、情感、行为等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了解大脑的发展变化规律对于理解我们人类自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得益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近二十年对大脑结构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不同脑区的发育规律得以揭示,然而大部分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国外儿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我国教育教学基本用语用字,对少数民族教师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提升少数民族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不仅是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需要,还是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需要,更是促进少数民族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然而,已有相关研究仍主要停留在少数民族教师作为一般公众普通话水平的测试与提升方面,关于少数民族教
当前在我国正在开展新一轮高考改革。新的改革语境之下,教育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方法带来的巨大改变冲击着教师的固有观念。教师情绪在巨大变化中开始受到关注,亟需多种科学视角和多样的研究方法对我国教师情绪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高中教师情绪的研究对于走班教学的有序开展,新高考改革方案在我国的全面推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以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访谈法对高中走班教学中的教师情绪开展研究,呈现出新
信息素在动物之间的化学信息交流过程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可以通过化学信息来交流与社会相关的信息,比如性别信息、支配性和竞争准备程度。作为睾酮素衍生的化合物,以往研究表明雄甾二烯酮(4,16-androstadien-3-one)可以影响人类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为了进一步探究在择偶情景中雄甾二烯酮对女性的择偶偏好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在择偶情景中雄甾二烯酮的被动吸入对女性的
培育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善经营的农民队伍,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防止贫困人口返贫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路径。尤其是自“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国家利好政策的强大推动下,农民培训工作受到史无前例的重视。然而,虽然农民培训体系的不断膨大,但是当前农民培训的质量堪忧,培训效果不佳,作为主力军的职业教育更是在参与农民培训的过程中陷入多重困境。所以在实践场域,尤其是在集农民培训项目承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