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胎盘组织超声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探讨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微循环状态,以及胎盘微循环状态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1实验对象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入组标准的45例子痫前期孕妇(子痫前期组)和45例早产孕妇(对照组),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孕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情况均无差异,即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方法2.1 SMI检测对所有患者分娩前采用Aplio 500彩色超声诊断仪固定参数、人员进行SMI检测,嘱患者仰卧位,平稳呼吸,选取大小合适的取样框,以清晰显示胎盘微血管为准,调整彩色增益,选择可以清晰的检测到小血管的图片留存。结果使用盲法,由两位资深的超声科医生独立观察所拍摄的图像,计数超声微血管密度(单位面积内血管条数n/cm2)。两位医师的计数结果取平均值即为超声的微血管密度值(n/cm2)。2.2 MVD检测采用CD34抗原标记血管内皮,显示血管。胎盘娩出后,立即选取胎盘的母体面正中且无钙化处切取全层的胎盘组织,大小约2cm×2cm×2cm,经10%多聚甲醛液固定后包埋成石蜡块,将所有石蜡块进行厚约4μm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C)及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观察CD34在胎盘组织的表达情况。在(×200)的视野下选取5个不重复的视野进行微血管计数,其平均值即为微血管密度(MVD)。2.3新生儿体重测量所有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均在出生后立即应用同一个已校对完成的体重秤测定。3统计方法运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收集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首先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若数据为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若为非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取α=0.05作为检验水准,若P<0.05,则表示两组的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1 SMI检测结果子痫前期组胎盘超声微血管密度(0.37±0.124)n/cm2与对照组胎盘超声微血管密度(0.45±0.112)n/cm2相比明显减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 MVD检测结果子痫前期组胎盘MVD为(104.13±10.008)条/视野,对照组胎盘MVD为(116.44±8.013)条/视野,子痫前期组胎盘MVD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检测胎盘组织SMI技术与MVD反映胎盘的微循环情况具有相关性,且呈正相关(r=0.244,P=0.021)。4胎盘组织MVD、SMI反映的微循环状态分别与妊娠结局(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MVD与新生儿体重:r=0.454,P<0.01;SMI与新生儿体重:r=0.350,P=0.001)。结论1 SMI血流显像技术可反映胎盘微血管数量,有望成为非侵入性评估胎盘微血管的影像学方法之一。2 SMI血流显像技术可以在孕期实时应用,无创、简便地了解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微循环的状况,对子痫前期的妊娠围生儿结局预测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