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扣件式模板支撑架是整个模板支撑体系中应用最广、库存量最大的模板支撑形式,具有施工速度快、安装简单、受力合理等众多优点,成为工程建设中最常用的模板支撑形式之一。支撑架扣件节点是整个支撑体系中受力最为复杂和集中的部位,一旦发生损伤,将会导致节点连接失效,进而促发整个模板支撑系统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另一方面,材料的老化,安装模板支架时螺栓旋拧不到位、假拧、空拧,以及模板使用阶段复杂的现场施工荷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扣件式模板支撑架是整个模板支撑体系中应用最广、库存量最大的模板支撑形式,具有施工速度快、安装简单、受力合理等众多优点,成为工程建设中最常用的模板支撑形式之一。支撑架扣件节点是整个支撑体系中受力最为复杂和集中的部位,一旦发生损伤,将会导致节点连接失效,进而促发整个模板支撑系统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另一方面,材料的老化,安装模板支架时螺栓旋拧不到位、假拧、空拧,以及模板使用阶段复杂的现场施工荷载、模板循环使用等因素导致的疲劳损伤都不可避免会引起扣件节点连接的松动。然而,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模板工程是临时结构,其安全性很容易被忽略,导致由于模板支撑架倒塌而引发的事故频发。本文将基于压电主动传感技术,对扣件式模板支撑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方法进行研究,以确保模板支撑架安全运营,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针对扣件式模板支撑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所面临的实时性、抗噪性、敏感性和鲁棒性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数值模拟以及模型试验,基于压电主动传感技术提出了小波包能量法、时间反演技术和压电阻抗法三种不同的支撑架扣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常用的压电材料及其主要性能参数,简单阐述了压电效应的基本原理,接着分别介绍了小波包分析法,时间反演法以及压电阻抗技术的基本理论。(2)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扣件-钢管的接触力学模型,推导了扣件内表面和钢管的接触面积与节点连接状态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模板支撑架扣件节点进行了建模,对该关系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为后续试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3)在上述关系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当下应用广泛的压电传感技术,提出了三种针对性不同的扣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方法,即基于小波包能量法,时间反演法和压电阻抗技术的节点松动监测方法,并设计加工了一扣件节点模型,分别基于三种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验证三种监测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具体内容如下:(1)提出了基于小波包能量法的节点连接状态监测方法。扣件节点的连接越紧密,扣件内表面和钢管的接触面积也越大,则穿过接触面的信号越多,经小波包分解后的能量值也相应越大,因此,基于小波包能量法,根据松动指数RMSD可以实现对扣件式模板支撑架节点连接状态的松动监测。设计制作了一直角扣件式模板支撑架节点模型,进行了节点不同连接状态的监测试验。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验证了基于小波包能量法的模板支撑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该方法可以实现实际工程中对模板支撑架节点连接松紧状态的在线实时监测,具有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的优点。(2)考虑到施工现场监测条件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具有良好噪声鲁棒性的方法,即基于时间反演法的支撑架扣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方法。扣件节点连接的越紧密,扣件和钢管的接触面积越大,则通过接触面的应力波信号越多,相应的,经时间反演后的聚焦峰值也就越大。利用时间反演技术,根据聚焦峰值的大小可对直角扣件式模板支撑架节点连接状态进行监测,试验研究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并具有一定的抗噪性,更适合于复杂的施工现场监测。(3)考虑到节点连接的微小松动较难被察觉和施工荷载、风荷载、仪器设备精度等因素将对监测结果造成误差,提出了基于压电阻抗技术和BP神经网络的扣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方法。扣件节点的连接越紧密,节点的刚度就越大,基于阻抗法提取的导纳峰值也越大。利用压电阻抗法较高的敏感性和BP神经网络强大的自学习能力,根据损伤指数I对直角扣件式模板支撑架节点连接状态进行监测,试验研究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敏感性和鲁棒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以社会性别视角为切入点,将“潍坊传统手工艺”作为研究对象,从女性角度出发,分析女性手工艺人与传统手工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文献阅读、田野调查以及对传承人专访所获取的相关信息,梳理女性传统手工艺发展脉络与发展现状,系统研究潍坊女性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价值及表现形式特征,对潍坊女性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设计创新策略与方法进行客观探析,以期形成相对完整的现代创新设计路径,实现活态化传承。论文第二章主要对潍
随着海洋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工结构兴建起来,而复杂的海洋环境会对海洋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海水浸泡、自然曝晒、干湿循环等会缩短其服役寿命。而涂层对海工混凝土结构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快固化早强聚脲涂层(Fp)还具有快速固化的特点,不仅提高了对混凝土基材的防护能力,还能快速地修补基体因海洋环境产生的破坏。因此,研究涂层在海洋环境的防护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耐介质老化实验、耐温湿度实验考察快
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家用电器、交通工具、公共设备等机器产生的噪声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健康隐患,因此对这类机械噪声的识别和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此类机械结构复杂、部件间存在耦合关联,传统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Transfer Path Analysis,简称TPA)需要拆解测量对象,难以准确高效地识别其激励源和各传递路径贡献量,因而影响其实际工程应用。而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Operational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潍坊市城市文化的代表标签,有数百年历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植根民间,具有浓郁的区域文化特色和丰富题材形式。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也不断赋予杨家埠木版年画新的艺术内涵。可以说,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潍坊地区历史文化和民俗民风的浓缩展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消费的升级,近几年国内的公共艺术设计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众对公共艺术作品的需求也愈发增强。公共艺术是开放的,它面向社会公众,
齿轮的润滑特性和动力学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效率和服役寿命。对于高速重载的齿轮传动系统,惯性力、阻尼和刚度的动态激励作用对其传动特性有显著影响,需要同时考虑振动与润滑两个方面,必须进行动力学与弹流润滑的耦合研究。本文研究对象为航空用齿轮传动系统,首先进行振动与接触冲击耦合作用下齿轮系统的弹流润滑研究。基于齿轮啮合刚度的动态激励作用并以动力学理论为研究基础,建立了考虑齿面摩擦的动力学模型,并在考虑
当前,我国对文物保护利用及文化传承愈发重视,历史街区作为体现城市历史风貌的重要载体,对传承地区文化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各地在保护性开发过程中,均存在拆除重建、破坏性改造的问题,损失了大量重要历史信息。如何对历史街区立面要素进行科学的价值评价,如何对历史街区立面要素面积占比、构成形式进行精准控制的问题亟待解决。历经三年研究发现:现有历史街区保护研究以定性结论居多,历史街区立面的修缮保护缺乏从建筑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与此同时,人们对舒适健康居住环境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为响应“节能减排”的国家号召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新型节能供暖方式的推广等在我国的采暖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力。在目前的“清洁取暖”工作中,空气源热泵成为可替代燃煤等传统供热形式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我国北方“煤改电”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制冷剂毛细管地板供热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无水地
近些年来,磁流体动力学(MHD)在天体物理、核聚变装置中液态金属的冷却和流动控制、磁流体发电、金属电磁铸造等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磁流体动力学的工业应用涉及流动不稳定性等基础理论问题,例如磁流体由稳态流动向周期性振荡流动转变的不稳定性。由于多物理场耦合以及复杂的物理机制,使得磁流体不稳定性研究成为本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针对三维方腔内磁流体振荡不稳定性开展研究,采用配置点谱方法与人工压缩法相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常生活节奏的加快,高速地铁在城市交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高速地铁列车在隧道中运行时,一方面会在隧道入口处形成与列车运动方向相反的出口流;另一方面会持续地在隧道内产生压力波并且压力波会以音速的速度在隧道内来回传播,以上现象对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旅客的舒适性等产生影响。含有中隔墙分隔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由于特殊的结构设计,列车在行驶过程产生的压力波现象更加明显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因为一般需掺入钢纤维或聚合物纤维,也被称作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Fibre Reinforced Concrete,UHPFRC)。由于其超高强度、优异的耐久性、高抗拉强度和高韧性的特点,在桥梁、公路、建筑维修加固、外墙装饰、轻薄结构和防护结构等工程应用具有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