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应用技术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我国修建了大量水泥混凝土路面,目前为止总里程己超过64万公里。由于使用年限较长及交通荷载复杂,有很大一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已经出现了结构损坏,面临着修复改建的任务。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各种改建方案中,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是实际工程中最常用的措施之一。但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接裂缝的存在,在温度变化和交通荷载的作用下会形成“反射裂缝”。如何解决反射裂缝问题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中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面层复合结构受力特性及影响因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补强技术、沥青面层防止反射裂缝技术、边缘排水系统的布置与工艺技术、新老基层搭接及路肩施工工艺。 通过分析“白+黑”复合路面结构的受力特征,分别讨论了沥青层和水泥混凝土层的模量、厚度、泊松比以及地基反应模量变化所起的路面结构力学特征变化;分析了水泥混凝土板底脱空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注浆技术;通过分析反射裂缝的产生机理,提出延缓反射裂缝的措施,并进行了室内实验;针对“白+黑”复合路面的功能要求,提出了以适当的面层材料方案;提出采用水泥处治排水材料CTPM作为边缘排水材料并基于室内试验提出了CTPM的施工及质量控制标准;同时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工程中新老基层搭接、边缘排水及路肩的施工工艺;最后依托实际工程,验证了本文部分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经济取得举世触目的成绩,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道路通车里程及机动车数量逐年增加,但随之而来的道路交通事故却是触目惊心。自21世纪以来,国
帮助不同行业的公司提高广告投放转化率,有两个核心因素.第一,掌握提高转化率的最核心方法论,也就知道怎么做能提高转化率.第二,在执行过程中,动作按标准复制,剽悍执行,也就
期刊
为加强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的力度,大大减少司机利用换卡进行距离型舞弊的现象,本文在对图像智能分析与识别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研究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专用的车牌号自动识别系统。利用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重要结构层,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水稳混合料的强度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建立了水泥稳定材料的无侧限强度预测模型。试验
本文通过对既有线开行万吨列车现状分析,指出万吨列车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引入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以万吨列车安全风险管理为重点,建立局、站段、车间三级安全风
创建和谐社会是时代发展所提出的要求,而生态城区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各地很多城市都提出建设生态城区的目标。于是,推广建设透水性人行道的要求便应运而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