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小脑性共济失调(Autosomal-recessive cerebellar ataxias,ARCAs)是一类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表现为肢体运动的自主协调能力受损。其中常染色体隐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症20(Autosomal recessive spinocerebellar ataxia 20,SCAR20)是新近报道的一种早发性ARCAs,临床表现为小脑萎缩、运动共济失调和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小脑性共济失调(Autosomal-recessive cerebellar ataxias,ARCAs)是一类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表现为肢体运动的自主协调能力受损。其中常染色体隐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症20(Autosomal recessive spinocerebellar ataxia 20,SCAR20)是新近报道的一种早发性ARCAs,临床表现为小脑萎缩、运动共济失调和严重的智力障碍等。对病人全外显子测序发现SCAR20是由sorting nexin 14(SNX14)基因功能缺失突变引起的。但由于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SNX14突变致病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在本论文中,我们首先构建了Snx14在全脑条件性敲除的小鼠模型。经行为学和形态学检测发现,该小鼠能很好的模拟临床病人的表型,即小鼠表现出严重的运动共济失调,并出现大量小脑浦肯野细胞缺失。鉴于浦肯野细胞在运动协调中的关键作用,我们推测浦肯野细胞很可能在SCAR20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构建了Snx14在小脑浦肯野细胞中特异性敲除的小鼠模型(Snx14 cKO)。行为测试发现,Snx14 cKO小鼠出现渐进性的运动共济失调;形态学上,Snx14 cKO小鼠小脑浦肯野细胞出现年龄依赖的缺失,小胶质细胞也被大量激活,伴随炎症因子释放增加,并且浦肯野细胞的缺失与炎症反应呈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部分Snx14缺失的浦肯野细胞存在明显的轴突肿胀,且肿胀轴突中堆积了大量的细胞器(尤其是线粒体)。我们推测轴突中细胞器堆积和轴突运输障碍有关,我们利用活细胞成像监测了原代神经元轴突中线粒体的运输,发现Snx14缺失导致神经元中线粒体轴突运输障碍,表现为正向和逆向轴突运输的线粒体均减少,且正向运输减少更显著。轴突运输缺陷破坏线粒体在神经元中的正确运输,从而可能引起细胞能量供应异常。通过线粒体能量代谢测试,我们发现Snx14缺失的神经元中基础呼吸值和ATP产生均明显下降,这些证据提示Snx14缺失导致线粒体轴突运输缺陷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综上所述,通过构建Snx14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我们首次证实浦肯野细胞的自发性丢失是导致SCAR20发病的重要原因。SNX14缺陷可干扰轴突线粒体的正常运输,损害线粒体功能,从而导致了对能量需求旺盛的浦肯野细胞死亡。总之,我们从线粒体运输和能量代谢的视角阐明了 SNX14缺失引起浦肯野退行性病变的机制,揭示了 SNX14的神经生物学功能,为SCAR20的治疗研究提供新的动物模型和分子机制。
其他文献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德国海军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精锐的公海舰队在斯卡帕湾灰飞烟灭,而《凡尔赛和约》中的惩罚性限制条款又给德国海军的重建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但是德国海军仍然积极推动重建工作,通过规划未来海军发展战略,重新组织人员,制定新的培养和训练计划,秘密进行装备研发以及在和约限制下重新制造新型军舰,制定造舰计划等诸多活动,德国海军在魏玛政府时期的重建进程是艰难的,长期受到资金不足和政治风波的
蛋白质和多肽是生物制药领域的支柱,重组蛋白的生产对于新蛋白药物的开发和药物靶标的结构确定都至关重要,其可用于体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而生产重组蛋白的关键是:构建生产目的蛋白的稳定、高产细胞株平台,包括质粒的构建、稳转细胞株的筛选、重组蛋白的特异性检验、细胞株的稳定性分析、细胞株培养条件的优化、重组蛋白的提取纯化,以及重组蛋白的临床应用等研究。本研究旨在构建以CHO细胞为宿主的重组蛋白的生产平台,对
免疫层析法是一种将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与薄膜层析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免疫学检测技术。纳米金免疫层析技术作为免疫层析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便捷、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诸多优点,在医学诊断、食品检测、环境卫生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当前的应用中,由于受检测环境影响以及技术的限制,纳米金免疫层析技术主要应用于定性检测或者半定量检测。这种检测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仅耗费人力,容易产生较大的
转捩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超声速气动研究中的重点,预测边界层转捩位置以及控制转捩发展在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孔隙结构影响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的问题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探究了孔隙结构的尺度和特征等因素对转捩和扰动失稳演化的影响规律,本研究能够为利用表面孔隙特征对转捩/气动热进行流动控制的方法提供参考借鉴。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以宏观孔隙结构楔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γ-Reθt模型进行计算,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人们对于养老问题的关注程度随之增强,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有效解决社会养老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2001年我国早已经正式走进了老龄化社会,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的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比已经达到了18.1%、12.6%。中国发展基金会估算,至2022年前后,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预计将达到
番茄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简称青枯菌)引起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防治困难。利用青枯菌无致病力菌株研发植物疫苗,是该病害防治的新途径。本研究进行了番茄无致病力青枯菌的遗传稳定性及其诱导抗病机制研究,为青枯病植物疫苗的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以强致病力菌株和过渡型菌株为参比菌株,比较无致病力菌株连续传代50次后的菌株即F50与F1菌株的遗
山溪性小河流是指流域面积小于104km2,源头海拔高于1000m的河流。尽管山溪性河流流域面积不足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0%,但却贡献了全球海洋碎屑沉积物的~45%,可溶性离子的~30%以及大量的颗粒有机碳,是全球陆地-海洋源汇体系中重要的载体。台湾位于亚欧大陆与菲律宾板块交界处以及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构造活动强烈、降水丰富、台风频发,山溪性入海河流众多,沉积物通量大,是研究短时间、高通量、快速沉积输运
智能投顾作为金融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新兴产物,自2015年被引入我国以来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传统金融机构、知名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及新兴的科技创业公司纷纷挤占市场,利用各自的优势创立不同模式的智能投顾平台,研发并为我国金融投资者提供智能投顾服务。由于各主体创立的智能投顾平台存在所持牌照、运行模式以及智能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学界将智能投顾平台分为了半智能投顾模式平台、内智能投顾模式平台以及全智能投顾模式平
结直肠癌(CRC)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CRC的发生受多种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影响,基因组和表观遗传组稳定性的丧失会加速抑癌基因和癌基因中突变的积累和表观遗传学改变。近期有研究发现,RNA甲基化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异常的RNA甲基化可促进CRC的进展。m6A甲基化修饰是真核细胞中分布最广泛的mRNA修饰之一,YTH家族蛋白是主要的m6A结合蛋白,调节mRNA代谢,包括mR
不确定性分析和模型修正研究作为模型确认体系中的关键问题,旨在提高模型在不确定性因素下的置信度。传统的结构动力学不确定性分析和模型修正技术主要是以结构的模态参数进行的,而系统的频响函数则包含了结构更加充分的信息。本文以螺栓连接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频响函数进行结构动力学不确定性分析及模型修正方法的研究,具体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1.对结构频响函数实验数据和仿真不确定性的量化和分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