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老年社会工作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但是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对于“高校离退休教职工”这个群体却缺乏必要的关注。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和走访了解,我们发现高校社区的离退休教职工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属于老年人中特殊的强势群体,但是由于该群体自身的特殊性,他们也面临着特殊的养老问题。作为以实现人的尊严与价值为目标的社会工作,应当对高校离退休教职工所面临的养老问题作出回应。本文回顾了高校社区与精神养老的相关研究以及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服务的国内外实践,采用需求层次理论、危机干预理论、社会支持理论等作为理论分析框架,运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法对C大学社区离退休教职工的精神养老现状进行了解,利用Stata统计分析工具探索影响C大学社区离退休教职工精神养老的主要因素,并尝试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来解决高校离退休教职工精神养老服务中出现的问题,探索高校社区离退休教职工精神养老服务的方法。本文依据需求层次理论和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同时结合高校社区离退休教职工的群体特征,将离退休教职工的精神养老需求划分成情感需求、社交需求、娱乐需求、学习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维度。首先通过描述统计了解C大学社区离退休教职工群体的精神需求现状,然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策略探索影响C大学社区离退休教职工精神养老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婚姻状况、子女数、社交状况和家庭变故情况对于离退休教职工的精神需求均有显著影响。接下来通过分析高校离退休教职工的情感需求、社交需求、娱乐需求、学习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和高校社区离退休教职工精神养老服务的供给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对此次研究进行简短的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