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组织中ARID1A基因突变及ARID1A与PDCD4、PDCD5、MCL-1的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

来源 :贵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hai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ARID1A与PDCD4、PDCD5、MCL-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意义;(2)探讨ARID1A基因突变在结直肠癌组织中所起的作用。方法:(1)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比较6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20例结直肠腺瘤组织、20例结直肠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ARID1A与PDCD4、PDCD5、MCL-1的表达变化。(2)采取直接测序法对40例结直肠癌中ARID1A基因突变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1)在结直肠癌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结直肠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ARID1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33/60)、80%(16/20)、100%(2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D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7%(25/60),70%(14/20),100%(2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D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27/60),75%(15/20),95%(1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46/60),50%(10/20),40%(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RID1A与PDCD4(r=0.357,P=0.008)、PDCD5(r=0.347,P=0.010)均呈正相关;MCL-1与ARID1A(r=-0.341,P=0.013)、PDCD4(r=-0.333,P=0.014)、PDCD5(r=-0.372,P=0.006)均呈负相关;PDCD5与PDCD4二者正相关(r=0.391,P=0.004)。(3)ARID1A、PDCD4及MCL-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情况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5年生存期有关(P<0.05);PDCD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生存期均无关(P>0.05)。(4)结直肠癌发生死亡病例与ARID1A、PDCD4及MCL-1表达、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直肠癌的复发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ARID1A、MCL-1表达有关(P<0.05);结直肠癌患者中,ARID1A、PDCD4、PDCD5阳性表达的病例较阴性的病例生存状况好,而MCL-1阴性表达的病例则较阳性的病例生存状况好。(5)在40例结直肠癌标本中,发现3例ARID1A基因的20-1号外显子出现疑似突变位点,碱基249发生A→G转换。结论:(1)ARID1A、PDCD4、PDCD5、MCL-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这提示他们可能是参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转移以及预后的分子靶标。(2)ARID1A、PDCD4、PDCD5、MCL-1四者之间存在相关性,为新的联合预测及靶向治疗提供新的可能性。(3)ARID1A基因的20号外显子的20-1发生疑似突变,为进一步研究ARID 1A基因突变对结直肠癌的影响提供了可能性依据。
其他文献
<正> 所谓遗精,是指不因性生活而精液外溢太过的病症,其中有梦而遗精者名为“梦遗”,无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泄出者名为“滑精”。凡青春发育期或成年未婚或婚后夫妻分居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安全问题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计算机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了我国当代社会的稳定发展,而自动指纹识别技术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应用技术
目的:分析胰腺癌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胰腺组织中IL-33的表达差异;初步探讨IL-33的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利用qRT-PCR法检测经临床病理学确诊的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的内皮素(ET)生成。结果显示:①未受刺激的AM存在ET的基础分泌;②脂多糖(LPS)、佛波醇酯(PMA)和Ca2+导入剂A23187均可显著促进AM的ET生成;③钙调蛋白(CaM)抑制剂W7可阻断PMA的促ET生成
<正>作为技术型创业公司,如何弥补商业化短板,加快市场拓展步伐,眼下是梁家恩团队面临的挑战如今,玩微信已成为一种时尚便捷的生活方式,大街小巷,公交地铁,满眼尽是"微信控",
背景和目的:肝癌早期复发(12个月内)是阻碍肝脏切除术后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血清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能够反映肝脏的功能和肝癌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的方法获取人TIMP-2蛋白,探讨TIMP-2在肝癌迁移及侵袭中的作用。方法:(1)以肝癌SMMC-7721细胞总RNA为模板,用RT-PCR技术获得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载体
相对沈德潜的名声和地位来说,沈德潜诗学的理论贡献和批评成就往往让人感觉名不符实。实际上,沈德潜的格调观念及相关诗学理论,足以包括古典诗学的传统观念和一般倾向,像他所
研究背景及目的:肺癌是人类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其最主要的病理类型。超过40%的NSCLC患者初诊即为进展期,不适于手术治疗。尽管放化疗、靶向
<正>一、历史地理解文学艺术的自主性中国文学理论界目前占据支配地位的文学观念与文学理论无疑是关于文学自主性、自律性的观念。这种观念在20世纪的中国文艺理论界一直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