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屏渗氮工艺中的溅射沉积机制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fei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性屏等离子体渗氮工艺(ASPN)是一种新兴的等离子体渗氮技术。它克服了直流等离子体渗氮工艺(DCPN)中炉温不均匀,工件打弧,边缘效应,空心阴极效应等固有缺点,而且能达到和直流等离子体渗氮工艺一样的处理效果。溅射沉积机制,与离子注入机制一起,被认为是活性屏离子渗氮中两种主要的氮传质机制。但是溅射沉积机制中氮原子的在等离子体中的传质机制还未形成共识,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对活性屏渗氮工艺参数的优化和技术的推广。本文对氮传质原子团从活性屏表面到试样表面的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为深入研究活性屏渗氮工艺中溅射沉积机制奠定了新的基础。本文中采用工业用活性屏渗氮装置,在纯氨气气氛下对AISI316不锈钢进行氮化处理,在实验中,渗氮气压为300Pa和500Pa,渗氮试样距屏距离为20mm到200mm,试样电压为悬浮电位和200V获得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渗氮试样。然后通过对比不同参数下,通过电子探针射线显微分析仪得到的试样总渗氮量数据研究活性品渗氮工艺中的氮传质机制。本文中首先研究了活性屏渗氮工艺中试样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利用前人的工作,本文提出氮传质原子团在试样表面的反应过程:物理吸附,凝聚化学吸附,氮原子的表面析出和试样内扩散工程,并且证明试样的总渗氮量正比于试样表面的氮传质原子团浓度。然后,本文论证了氮传质原子团在活性屏等离子体的扩散中发生了与电子的碰撞分解反应反应,并且定量的描述了这个反应将导致试样总渗氮量随试样距屏距离呈指数递减关系,试样数据证明了这一点。最后,本文研究了氮传质原子团的形成机制,认为氮传质原子团成分为(FeN),是溅射产物铁原子(Fe)与鞘层中高速运动的含氮分子(NX)碰撞形成的。本文还通过溅射沉积机制解释了气压和试样偏压对试样渗氮效果的影响:更高的气压将使得氮传质原子团与电子碰撞更频繁,分解的可能性更大,试样渗氮效果降低。更高的试样偏压将使得试样附近的活性分子浓度降低,减少了析出氮原子的逃逸,试样渗氮效果升高。
其他文献
以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和Wiley InterScience全球三大学术期刊数据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三者的集团化运作、专业化出版内容、高质量内容资源、多元化价格体系、全
在《民法总则》我国依然坚持代理以显名原则为主导,对于间接代理制度不予认可。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交往中主体更加关注商贸效率和交易结果,降低对交易相对方的
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对智能工业厂房低压配电系统进行可靠性研究,对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导线、室内电气用品的布置情况、低压配电系统中负荷的计算、低压配电系统分支回路等系统
目的探讨小剂量瑞芬太尼在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64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41例)、B组(43例)、C组(40例)和D组(40例),A、B、C组分别于手术结束
某重型车辆深槽轮辋(22.5×9.00)原采用Q235钢材通过焊接组装而成,但该轮辋重量大、车辆机动性差,油耗随之升高。在能源日趋枯竭、国家强调节能减排的前提下,原有的材料和成形工艺
切削工具的成本已成为除加工原料成本外最大的消耗支出。刀具在任何一种切削加工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形式的断裂和磨损,这些情况会影响整个加工过程并增加加工成本。为了提高
<正>[问题的由来]原子结构和同位素的知识以及通过元素周期律对物质性质的推断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若这部分内
经过变形后的镁合金晶粒更细小,综合性能优良,可以满足更多场合的要求,扩大镁合金的应用。但由于镁的晶体结构为密排六方,室温滑移系少,变形困难,因此提高镁合金的变形能力、
MOOC是远程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兴在线学习模式,因其大规模、开放、在线等特点在世界知名大学迅速传播。无疑MOOC给各界带来巨大机遇,但各高校不可避免地受到MOOC对传统教学
铜和铝的连接是目前焊接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在一些行业以铝代替铜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锌铝钎料是目前铜铝连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钎料。但是锌铝钎料本身所具有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