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评价温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比较温针灸治疗组(治疗组)与电针组(对照组)的疗效优劣,探讨温针灸为主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价值及推广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温针灸组(治疗组)和电针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温针灸天枢(双)、中脘、气海、支沟(双)、上巨虚(双),对照组采用疏密波电针上述穴位。两组患者均疗程2周。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便秘的疗效判定标准、便秘临床症状评分表、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表进行疗效评价,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检查: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2.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温针组痊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93.30%。电针组痊愈10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4例,有效率86.6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温针组疗效优于电针组。3.两组患者便秘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自身比较: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温针组在改善患者便秘临床症状方面优于电针组。4.两组首次排便时间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温针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电针组。5.两组患者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6.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针灸可以安全有效改善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症状,缩短排便时间,临床疗效优于电针治疗,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