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德育教师专业性研究
【摘 要】
:
德育教师专业性是我国推进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政策要求,是德育实践领域对专业德育教师需求的反应,也是当代德育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命题。研究以小学德育教师专业性为问题,从社会职业分工、学科知识分化和道德学习特殊性角度提出理解和解释德育教师专业性的基本思路。基于此,提出学段德育教师专业性的必然性,并总结出小学德育教师专业性的维度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学科专业水平、一般文化知识、教师的教育信念和教学技能五方面
【出 处】
:
沈阳师范大学
【发表日期】
:
2021年01期
其他文献
小学教育是国家教育的基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教师肩负着不可推卸的伦理责任。本文以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为对象进行研究,以使教师的教学更专业,让教育事业更满足国家和人民的希冀。本研究以查阅相关文献、进入课堂进行观察、对相关教师进行访谈、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案例进行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其中查阅相关文献为本文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界定了什么是课堂教学伦理,并从目标、内容、过程、评价四
学位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正在改变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角色具有社会互动性,教师通过互动来表现自己的角色行为,同时又通过互动来完成角色转变。根据社会角色理论和角色认同理论,本文认为教师角色转变是一个从角色期望(角色定位)开始,逐渐到角色认同(角色认知、角色情意、角色行为),最后完成角色转变的动态过程。其中,角色定位是角色期望的重要条件,在角色期望中处于核心位置,角色认同是角色期望的继续和延伸,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