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颁布了以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新时代培养体系,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经历了由能力到素养的转变。国家也发布了多项文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为了契合新时代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进一步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水平的发展,就需要探索教师自我效能感与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关系,以期两者共同发挥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本研究以《中文版教师自我效能感量表》与《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量表》为调查工具,通过调查全国范围内48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核心素养水平,探索中小学体育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核心素养水平的特点,运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一步深入挖掘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作用,最终获得以下结论:1.中小学体育教师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4.4298),并且课堂管理效能感水平(4.4829)高于教学效能感水平(4.4033)。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也处于较高水平(4.3708),其下属分量表得分由高至低排序为:必备品格分量表(4.4710)、价值观念分量表(4.4523)、关键能力分量表(4.2828);从各分量表具体维度的角度来看(见表16),体育教师核心素养8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的排序为:体育品德(4.6009)、师生观(4.4866)、课外体育执行能力(4.4672)、制度观(4.4010)、体育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4.3264)、体育教学实施能力(4.2891)、体育课程领悟能力(4.2442)、体育教研与反思学习能力(4.2195)。2.在教师自我效能感水平上,汉族体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普遍高于少数民族体育教师,初级职称体育教师自我效能感水平的课堂管理效能感维度均低于中级与正高级职称的体育教师,3000元以下月收入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效能感与教学效能感水平明显低于3000元以上月收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水平上,女性体育教师的体育教研与反思学习能力维度得分明显高于男性体育教师,40-49岁体育教师的制度观与师生观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体育教师,汉族体育教师的核心素养8维度中的6维度水平均高于少数民族体育教师,16-25年教龄教师相比其他教龄段的制度观、师生观与体育品德维度水平明显更低,正高级与副高级体育教师拥有比初级与中级教师更高的体育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体育课程领悟能力、体育教学实施能力、课外体育执行能力、体育教研与反思学习能力维度水平,3000元以下收入教师的体育品德、体育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体育教学实施能力、课外体育执行能力、体育教研与反思学习能力维度水平均明显低于与其他收入水平的教师。3.体育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核心素养的总体与各具体维度水平均呈现出显著正相关,但相关程度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体育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核心素养的相关度(0.854)>课外体育执行能力与课堂管理效能感的相关度(0.819)>体育教学实施能力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度(0.801)>课外体育执行能力与教学效能感(0.789)>体育教学实施能力与课堂管理效能感的相关度(0.774)>体育教研与反思学习能力和教学效能感的相关度(0.768)>体育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度(0.747)>体育课程领悟能力和教学效能感的相关度(0.735)>体育教研与反思学习能力和课堂管理效能感的相关度(0.733)=体育品德与课堂管理效能感的相关度(0.733)>体育品德和教学效能感的相关度(0.714)>体育课程领悟能力和课堂管理效能感(0.713)>制度观和教学效能感的相关度(0.708)>体育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和课堂管理效能感的相关度(0.692)>师生观与课堂管理效能感的相关度(0.691)>制度观与课堂管理效能感的相关度(0.683)>师生观和教学效能感的相关度(0.673)。4.教师自我效能感对核心素养具有更加接近现实水平的显著影响作用,贡献度为73%,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为: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水平=0.623+0.846?教师自我效能感水平。以教师自我效能感下属维度作为自变量,以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水平作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水平=0.594+0.480?教学效能感+0.371?课堂管理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