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经济发展相对于东中部地区落后,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本投入和大量简单劳动的投入,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已不适应经济的飞速发展。未来的经济社会必然是知识经济结构,也就是人力资本时代。因此,深入分析甘肃省人力资本的发展现状,充分利用和挖掘人力资本在甘肃经济中的作用,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效率,以更新的视角和推动力促进甘肃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甘肃经济腾飞的最重要的突破口。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人力资源学等相关理论,将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设计模型,使用Eviews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甘肃省1997-2011年的相关数据分析,探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甘肃经济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随后引入“适配性”的概念,依据2001-2010年10年的数据资料,采用熵权法对甘肃省人力资本的适配性进行指标分析。通过研究甘肃经济增长模式,分析人力资本在甘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省投入结构不合理,在1997-2011年期间物质资本投入占GDP比重的平均值达到56%,而人力资本投入占GDP比重的平均值只有5.32%,物质资本对经济的贡献率为86.12%,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2.03%,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的贡献率仅为1.85%,这说明物质资本仍是带动甘肃省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而人力资本并没有发挥出对经济增长应有的巨大作用;(2)人力资本“适配性”研究表明,甘肃人力资本的三大指标适配度不高,从高到低依次是结构适配度、市场适配度、产出适配度。一方面说明甘肃省三大产业的布局不合理,仍属于工业和农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落后结构,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适配性不高;另一方面,能带动经济大跨步的第三产业的适配度不高,人力资本在第三产业中并未发挥最大效能;(3)根据测算和适配性分析结果,提出了挖掘甘肃人力资本潜力的对策建议: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尤其在“质”的方面;调整投资比例,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拓宽招才引智的范围,发挥高校和企业联合的作用;加强对人才市场环境的建设,创新和创业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