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宽窄相间河道水流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yan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山区存在大量典型宽窄相间河道,尤其是西南部地区,雨水较多,河道突然放宽和收缩造成水流回流并壅水,使得该类型河道内呈现出复杂的水流特性,从而对其水沙运动及河床变形产生影响。迄今为止,关于宽窄相间河道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比较少。因此,通过三维数值模拟有助于了解宽窄相间河道水流运动特性以及床面和河岸壁面的剪切力分布规律,可为山区的防洪及河道整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依托现场实测的雅安市小清水河内宽窄相间河道数据对河道进行概化建模,借助Ansys Fluent16.0软件采用RNG-k-?湍流模型、VOF二相流模型和Open Channel Flow模型联立求解,较好的模拟了宽窄相间河道内的水流特性,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当初始流量Q为114m3/s时,连续宽窄相间河段中三个宽窄段的平均流速在变小,表明上游的宽窄段会对下游的宽窄段产生束水作用,降低下游段的过流量和平均流速,使得下游段的床面和河岸壁面剪切力有所降低。(2)模拟结果表明,河道宽段中的壅水区与非壅水区河床剪切力和河岸壁面剪切力分布具有较大的差异。受壅水影响,宽段壅水区易形成床面和河岸壁面的高剪切力分布区。(3)模拟研究了流量和坡降不变时仅河道宽度变化对水流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进口流量Q为114m3/s,坡降为10‰时,河段宽窄比从2:1减小为3:2,河道壅水范围占整个宽段范围的比例从33%减少至13%。说明河道宽窄比越小,宽段壅水区范围越小,而且相对应的壅水起始位置-也会向下游移动。(4)模拟研究了中小流量下(Q为114 m3/s)时仅坡降变化对河道水流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河段宽窄比为2:1,坡降为5‰时,河道内壅水范围占整个宽段面积的83.3%。随坡降增加至20‰,河道宽段无明显壅水现象,河道内壅水范围仅占整个宽段面积的10%。这说明坡降越大,河道宽段壅水区范围越小,相对应的壅水起始位置也会向下游移动。坡降20‰的宽段河道床面最大剪切力和河岸壁面最大剪切力分别为坡降5‰的52%和44%。说明同一宽段内,随着河道坡降增加,河道床面剪切力和河岸壁面剪切力均会减小,同时床面剪切力高峰值区域向河道宽段壅水区中心集中,对河道河床和两岸的侵蚀大大减弱。(5)模拟研究了坡降不变的情况下仅河道流量变化对河道水流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河道宽窄比为2:1,坡降为5‰时,随着河道初始流量从114m3/s增加至337m3/s,由于河道下泄能力不足,几乎整个河道均处于壅水区域,河道内壅水水深高于河道起始水深;当坡降为10‰时,河道宽段壅水范围占整个宽段面积的比例从20%增加至40%。说明低坡降下山区宽窄相间河道宽段两岸易被洪水淹没,同一坡降下随着流量的增大,河道壅水区范围也会增大,相对应的壅水起始位置会向河道上游移动。流量Q为114.3m3/s的宽段河道床面最大剪切力和河岸壁面最大剪切力分别为流量337.5m3/s的47%和34%。这说明同一坡降和宽窄段内,流量增大会增加河道内床面和河岸壁面剪切力,加剧对河床和河道两岸的侵蚀。
其他文献
图G的路分解是将图G分解为边不交的路.1966年,Gallai提出了著名的Gallai猜想:一个连通图G的最小路分解数至多为「n/2」,其中n为图G的顶点数.该猜想对一些特殊图类已证明是成立的,其中包括:至多有一个偶点的图(Lov(?)sz,1968),偶点的诱导子图为森林的图(Pyber,1996),偶点的诱导子图为α-图的图(范更华,2005),最大度为5的图(Bonamy和Perrett,2
羰化酰胺化反应通常是指在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作用下,卤代烃或不饱和烃与CO、有机胺反应,构建酰胺键的过程。对于羰化酰胺化反应,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既可以发生单羰化反应,生成酰胺,又可选择性的发生双羰化反应,生成α-酮酰胺;另外,由于N-亲核试剂的种类丰富,不仅有脂肪(芳香)胺,还有酰肼、肼、酰胺、脲等,因此通过羰化酰胺化反应也可获得具有高附加值的含酰胺键的有机分子,如双酰肼、酰肼、酰亚胺、N-酰基脲
随着航电软件在航电系统中的重要性的不断提高,设计和建立支持精确高效的航电软件需求形式化建模及其验证方法成为了当前提升航电系统安全性和开发效率的关键,也是满足适航标准形式化开发要求的必要保证。基于图形描述的建模语言Sys ML/MARTE是基于模型的软件工程(Model 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MBSE)实践中采用的主流建模语言,常被应用于安全关键软件需求的规约。与自然
一直以来,医疗图像分割都是辅助医生进行临床决策,提高诊断效率的重要步骤之一。尤其是对于肿瘤等病灶的精准分割,能够为医生在临床诊断和术中切除时提供重要参考。然而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对图像进行逐像素地标注,从而形成最终的分割结果。对这些医疗图像进行手动分割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医生,同时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尤其是3D医疗图像的标注)。随着深度学习和卷积神经网络的不断发展,通过对大规模标注数据的
图像着色任务是计算机视觉中的经典任务,其主要目标是为灰色图像添加合理的彩色信息,使其在感知上有意义。该任务在绘画创作,黑白电影渲染,3D建模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和使用价值。图像着色任务固有的多态性决定了一种灰色图像有多种潜在的着色结果,因此利用额外的参考图像来获取兼具语义信息和彩色信息的着色结果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现有的基于参考图像的着色方法存在对参考图像敏感,对时间、计算资源的消耗大,缺乏可训练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弹性结构柔度优化的两网格水平集方法和用于结构特征值优化的两网格二值水平集方法.针对柔度优化问题,我们用粗细两套网格分别来求解状态方程和梯度流方程.针对特征值优化问题,我们用一种高效的两网格有限元方法求解非线性特征值问题.二值水平集方法不需要重新初始化就可以实现拓扑结构和形状的改变.本文给出的数值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三峡库区陡坡耕作现象普遍,土壤侵蚀十分严重,不仅破坏土地资源,还会引起库区水体污染等问题。本文在三峡库区选择代表性的坡耕地样点,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分析各样点土壤理化性质;利用试验水槽等设备测量各样点土壤在不同水流剪切力下的分离能力,通过线性回归方法确定各样点土壤侵蚀阻力参数,并探索土壤理化性质、不同水动力条件对土壤分离能力产生的影响,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侵蚀阻力参数的影响,研究成果能够对三峡库区(
我国拥有悠久的农业文明史,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中逐渐形成的,其保护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海南岛的传统村落受到地理地貌、气候环境等自然因子与人口迁移、文化积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人文因素的叠加影响,地域分异特征显著,因此,保护其地域的、民族的元素及其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海南村落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方面,开展区域传统村落整体人居环境的地域景观特征及
苦苣(Cichorium endivia L),是菊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苦菊,以嫩叶为食,是近年来野生蔬菜的开发种植是农业热门。由于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实际情况越来越严重的,并结合当下水培蔬菜的发展趋势,本实验在植物工厂人工光环境下、采用水培方法添加氯化镉,控制营养液中重金属离子浓度,探究苦苣幼苗镉胁迫的机理,通过实验得出了以下结论:1.随着镉离子浓度的增加,苦苣幼苗的株高、地上部分鲜重的变化
随着雷达和通信技术的发展,通过雷达通信一体化方案,可以打破两个系统的隔离,使其一体化高效协同工作。在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方面,MSK-LFM信号有着相位连续且频谱扩展到带宽之外现象较轻等优势,近年来被广泛讨论研究。然而,MSK-LFM信号的相干解调性能受多普勒频移影响严重,传统的多普勒频移估计算法不能适用于一体化后的信号,所以,本文针对MSK-LFM信号,提出了两种应用于不同场景的多普勒频移估计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