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时空演变过程的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e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尘暴是一种极端天气事件,通常发生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悬移在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会对水循环、生态系统、空气质量、人类健康和农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个系统和全面的针对其时空演变过程与潜在物理机制的研究对沙尘暴的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促成局部对流型沙尘暴的下击暴流本质上是一种异重流。云层中沉淀物蒸发和升华导致的冷却作用使一部分空气下沉并冲击地表,在背景流体中沿着水平方向传播。在干燥土地上,由强风卷起的大量粉尘会在异重流的前缘形成沙墙,被称为对流型沙尘暴。一方面,目前关于对流型沙尘暴的流体动力学研究很少且网格非常粗糙。因此,局部对流型沙尘暴时空演变过程中湍流运动的作用并不清楚。另一方面,下击暴流缺少成熟的理论和合理的标度方法,且很少关注前缘的性质。大气边界层是一种高雷诺数壁湍流,是区域型沙尘暴的基本流场。高雷诺数壁湍流最主要的特征是大尺度及超大尺度运动,与之相关的相干结构对区域型沙尘暴时空演变过程影响的研究非常少。因此,在不可压缩流体的基本控制方程和针对粉尘浓度的欧拉方法基础上,通过理论和数值模拟手段,发展了能追踪沙尘暴及相关湍流运动时空演变过程的模型。改进异重流的理论模型,以便能对下击暴流给出合理的描述。利用直接数值模拟和大涡模拟来捕捉复杂的湍流结构和粉尘浓度的时空分布。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首先,开展了针对下击暴流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考虑横跨密度界面连续速度过渡层的积分模型,用于预测异重流的前缘速度,不需要任何经验参数。通过分析前缘的质量、密度、动量和压力场的唯一性,发现Froude数由前缘高度和下速度过过渡层厚度共同决定,后者的引入将使Froude数增大。结合往闸门方向移动的间断面的性质,新积分模型在开闸式异重流中得到了应用。Froude数随前缘高度的变化关系与涡流模型几乎重合,暗示了在开闸式异重流中下速度过渡层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结合冷源区域的条件,新积分模型将前缘的性质与冷源的热力学和几何参数联系起来。同时,提出了一个清晰的标度方法,将冷源的性质包含在其中。通过盒模型与量纲分析,得到了下击暴流的标度律。在惯性浮力平衡下,冷源可以阻止异重流的衰减,使其保持一个稳定向前移动的前缘。在粘性浮力平衡下,相比开闸式异重流,前缘速度的衰减趋势更为缓慢。其次,对下击暴流及其中悬移颗粒的扩散进行直接数值模拟,以检验理论模型的适用性,并得到对流型沙尘暴的时空演变过程。结果显示,盒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粘性阶段的标度律。积分模型能对惯性阶段前缘性质随冷源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给出比较好的估计。理论和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无量纲前缘速度和前缘高度由冷源的中心高度和水平半径决定,垂向半径的影响非常有限。异重流内部的湍流混合在下击暴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加速前缘的推进,而以往的积分模型不能捕捉到这一特性。用液滴释放标度方法得到的无量纲前缘速度会随冷源的几何参数变化。基于冷源中心高度的Froude数能维持在1左右,几乎不依赖于冷源的几何参数。下击暴流显现出异重流的普遍特征: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在密度界面上出现,发展成三维的lobe-and-cleft结构。涡动力学分析表明,在冷源的作用下,下击暴流进入粘性阶段,仍然有展向涡在持续不断地生成。瞬时浓度场显示,一个高浓度层沿着壁面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平均的推进与异重流几乎重合。前缘的lobe-and-cleft结构也显现出非常强的关联性。高浓度层的厚度沿着水平方向逐渐增加,在前缘位置达到最高。倾斜浓度界面的形成与垂向净通量和水平对流的平衡有关。沉降作用不明显的情况下,前缘的高浓度层厚度会随时间持续增加,颗粒沉降可以限制其增长。新积分模型和基于冷源中心高度的Froude数均用于粗略地估计沙尘暴的特征量,与野外观测结果符合。最后,进行中性大气表面层粉尘输运的数值模拟,基于欧拉方法和大涡模拟技术,用于研究粉尘浓度的相干结构。瞬时场证实了粉尘浓度有非常长的条带结构存在,高低浓度区域交替出现。浓度与流向速度呈很强的负相关关系,与垂向速度呈较弱的正相关关系。浓度结构的空间长度尺度比流体更小,对应的结构倾角比流体更大。高低浓度事件与一对相反方向旋转的半流向涡有关,在低浓度区域的内部是下扫,在高浓度区域的内部是上抛。粉尘的垂向输运与大尺度旋转模式紧密相关,高浓度区域内的上抛是粉尘颗粒向上运动的主要机制。
其他文献
肽酶作为一类响应细胞反应的多肽水解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体内,参与营养摄取、信号传导、细胞分化、成熟以及凋亡等生理过程。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常伴随此类酶的过度表达。在肠道微生物菌群中,肽酶也表现出明显的活性差异。近年来,借助于荧光成像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生物相容性好以及非侵入性等优势,探究肽酶在生物体内的生理学或病理学功能,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论文基于具有大斯托克斯位移和近
微通道气-液两相Taylor流具有混合效率高、比表面积大、传递距离短、反应条件均一等特点,实现了流动和反应在微时空条件上的双重控制。由于其模块化的操作模式,容易实现多种工艺的耦合叠加,可通过多级并联进行工艺的放大,从而为高效安全生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目前,微反应器作为一种多相强化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工分离和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条件和应用环境的复杂化和极端化,急需新型可控的高性能微反应器。然而受到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研究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热点之一。干旱区占全球陆地表面积的41%,集中着全世界38%的人口,其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包括草地、灌木丛和稀树草原。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对干旱、洪涝、热波等频繁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比较敏感。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干旱区荒漠化已经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尽管干旱区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比湿润地区要弱,但它们在调控全球陆
稀土-钡-铜-氧化物(REBCO)高温超导带材具有高的临界温度、临界电流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超导电磁装置如超导电机、超导电缆以及未来核聚变磁体等的研制中。由于具有多层复合结构,分层脱粘是高温超导带材及其焊接接头在实际应用中受到载荷作用时的主要失效模式。对于超导电磁装置而言,带材及其焊接接头的分层脱粘不仅会破坏结构的完整性并影响力学性能,而且还会导致电学性能的显著退化如临界电流减小和接头电阻
学位
学位
长期以来,牧业一直是中国北方草原区和青藏高原区人们的主要生计方式。但是与牧业活动相关的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记录相对缺乏,而且动物考古证据、古生态记录和食草动物基因溯源研究结果有较大的分歧,牧业何时开始、何时增强及其驱动因素一直不甚明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牧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相互联系的区域,也是东西方早期文化与技术交流的关键场所,因此是研究过去人地关系和农牧演化历史及其驱动因素的理想区域。该区域历史时
阿伦特以“积极生活”来表示三种基本的人类活动,即,劳动、工作与行动,并对它们做出了区分。行动活动,致力于政治体的创建与维护,是其一生思想所致力于探讨的核心主题。阿伦特认为,行动,通常与言说相伴,以言说的方式来进行,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形式,它在自身的持续中生发内在的意义,是一种自足性的活动。行动具有开启的能力,是一种自由的经验,它扎根于人的复多性事实。而传统哲学家们却往往忽视这一事实,他们基于无言的理
文本内容作为网络信息的主要载体,使得研究者们可以获得大量真实可靠的情感数据,从而为情感分析任务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基础。情感分析研究可以分为显式情感分析和隐式情感分析。隐式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文本中缺少明显的情感词,因此隐式情感分析任务成为了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核心难题之一。幽默、侮辱性言论常常采用描述客观事实的方式表达情感,其情感倾向性往往隐藏在文本的潜在语义背后,而反讽文本字面语义常常和所要表达的语义
近红外(near-infrared.缩写NIR)光谱技术由于具有无损检测、分析速度快、以及不需要对样本预处理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业批次生产工艺如颗粒物干燥和生物发酵过程等。然而现有的NIR光谱分析方法主要基于采集样本做离线检测,不能用于在线检测或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亦不能用于在线质量监测。本文以批次颗粒流化床干燥(fluidized bed drying,缩写FBD)过程和葡萄糖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