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时代产物,在一定时期内,农民工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由于受我国长期推行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和制约,进城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劳动就业、养老保险等方面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福利待遇,这种不平等的户籍待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人口转移,延缓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因此,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显得尤为必要,这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及当前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浙江关于户籍制度的试点改革始终走在全国前列,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采取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借鉴性,这都为推进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范本价值。本文以马克思关于农民市民化的理论为依据,以浙江为例,从农民工市民化角度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有序推进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及真正实现农民工的“市民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国内外文献综述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通过对农民工市民化与户籍改革相关理论的梳理,概括出新时期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工市民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论文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以浙江户籍制度改革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对浙江户籍制度改革试点案例及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浙江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存在的代表性问题;第四部分,比较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户籍人口管理的经验,从中总结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第五部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进行整体设计,尝试在户籍制度本身、户籍制度的配套改革及户籍制度改革的成本分担三方面,探索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户籍制度改革对策,旨在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