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本研究在门诊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1年的个体化健康管理或常规门诊干预,比较两种干预模式对肥胖儿童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等身体形态指标,血糖、血脂等血液生化指标及不健康生活行为习惯的影响,探究更有效的、适合门诊操作的肥胖儿童干预模式,为肥胖儿童进行门诊管理提供方法支持. 研究方法: 共入组某医院肥胖门诊3-8岁单纯性肥胖儿童130例,随机分为个体化组(个体化健康管理组)与常规组(常规门诊干预组).个体化组由医护人员建立个体化管理小组,对肥胖儿童进行个体化评估,开具个体化饮食、运动、行为处方,由医护、家长、老师共同监督,每天记录膳食、运动、行为表,记录表由家长在干预1-3个月每周上传,4-6个月每2周上传,7-12个月每月上传,管理小组由专人查看记录表,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或调整处方.常规组接受常规门诊干预即统一发放减肥食谱,饮食、运动、行为干预原则及方法告知家长和儿童,每三个月门诊随访时了解执行情况. 两组每3个月门诊随访,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测量腰围、体脂百分比等身体形态指标,做膳食、行为调查;每6个月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系列、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等血液生化指标.1年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各项身体形态指标、血液生化指标有无差异;比较两组不同性别、不同学习地点儿童干预前后各项身体形态指标有无差异;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膳食结构和不健康生活行为习惯有无改善. 研究结果: 1、个体化组BMI、腰围等身体形态指标数值明显减少,比常规组减少更显著,且身高增长明显 个体化组干预3个月后,BMI较干预前减少(P<0.01),干预1年后,个体化组BMI、腰围、体重、体脂百分比均减少,且身高增长明显(P值均<0.01);个体化组BMI、腰围、体重、体脂百分比的减少比常规组更明显,身高增长高于常规组(P值均<0.0001). 2、个体化组糖脂代谢、hs-CRP等指标明显改善,且较常规组改善更明显 个体化组干预6个月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s-CRP出现降低(P值均<0.01);干预1年后,个体化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TG、TC、hs-CRP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值均<0.0001),且比常规组干预后降低更明显(P值均<0.01),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较干预前及较常规组干预后均明显升高(P<0.01); 3、个体化组三大营养素、三餐供能比达到合理比例,常规组脂肪供能比、晚餐供能比偏高 个体化组在干预6个月后,脂肪供能比由41%下降到30%,蛋白质供能比由16%上升到25%;而常规组在干预12个月,脂肪供能比仍有37%.个体化组在干预3个月后,晚餐供能比由40%下降到32%;而常规组干预9个月后,晚餐供能比才由39%下降至30%,但干预12月时,晚餐供能比又有上升趋势,达34%. 4、个体化组不健康生活行为习惯得到很大改善 个体化组干预3个月后,不健康饮食习惯明显改善,干预12个月后,运动时间少、视屏时间长等其他不健康生活行为习惯都得到明显改善;而常规组干预后不健康行为习惯的改变花费时间较个体化组长,且视屏时间长的改善率仍未达到50%. 研究结论: 1、个体化健康管理能更快、更有效地改善3-8岁单纯性肥胖儿童BMI、腰围等身体形态指标以及糖脂代谢、hs-CRP水平,且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2、个体化健康管理能使肥胖儿童的膳食结构更合理化,能很好地改善肥胖儿童的不健康生活行为习惯. 3、在儿童肥胖的门诊管理中,要有措施保证依从性. 4、建议对肥胖儿童早期监测血糖、血脂系列及hs-CRP水平,早期干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5、个体化健康管理是一种可行、有效的肥胖儿童门诊干预模式. 6、个体化健康管理适合在儿童保健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