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公民享受着个人信息所带来的便捷服务,同时也有着信息被泄露的担忧。信息一旦被泄露,随之而来的是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相关犯罪,严重危害公民的人身安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公民享受着个人信息所带来的便捷服务,同时也有着信息被泄露的担忧。信息一旦被泄露,随之而来的是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相关犯罪,严重危害公民的人身安全及社会的长治久安。当下,我国刑法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水平不断提升,相关的法律文件也在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难题。然而,司法实践中仍然遗留许多问题,例如个人信息的范围笼统模糊、权利属性不明确、行为方式的认定有偏差以及“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不统一等,本文立足于《解释》,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明确“公民个人信息”的定义。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含义众说纷纭,有识别说、关联说和隐私权说,识别说相较于其他学说更具合理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所保护的法益是个人法益而不是超个人法益。然而,个人法益内部又存在人格权说、财产权说、隐私权说和个人信息权说。公民个人信息所蕴含的法益,应当是兼顾了人格属性和财产属性的个人信息权。外国人、无国籍人应当纳入刑法的保护范围,死者不是本罪的权利主体,公开人物的个人信息应当结合案件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其次,深入分析本罪的客观行为方式,作为本罪前置要件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尽管加了“有关”二字,但其本质应当仍是“违反国家规定”,司法解释将部门规章认定为国家有关规定缺乏合理性。再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行为方式可以概括为非法泄露型和非法获取型两种方式。非法泄露型中的出售与提供行为的区分标准在于是否有偿,非法获取型中的其他方法包括了购买、交换和收受等行为。最后,是对“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进行研究,《解释》列举出多角度的认定标准,但标准存在信息类型不明确、数额标准设置不合理和主观恶性导致定罪量刑相混淆等问题,需要通过明确信息类型、完善数额标准和准确理解主观恶性来进行完善。
其他文献
液相扩散系数是研究传质过程(传质速率)的重要基础数据,在化工、物理、生物、医学及环保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由于理论分析的困难,通常采用实验方法测量液相扩散系数。本文基于液芯柱透镜的焦平面成像原理,用等折射率薄层移动法对室温(25℃)下不同浓度的二甘醇和甘氨酸水溶液的扩散系数进行了实验测量。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提出了折射率薄层的选取原则。基于光线追迹原理,本论文还对扩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论文
近年来,我国的物流业搭上了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顺风车,迎来了它发展的春天。价格优势在如今行业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成为物流企业抢占市场份额,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因此,采用科学完善的成本核算方法核算物流成本,从而进行成本的有效管理对于物流企业至关重要。本文以A物流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成本核算现状。A物流企业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却并不适用于间接费用占比高的物
随着步入“新常态”,中国经济面临着资源、环境等多重压力,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难以为继,而且由其导致的资源错配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生产率提升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如何改善资源错配,成为当前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之一。封闭条件下,资源错配的改善主要通过优化一国内部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来实现。而在开放条件下,资源不仅可以在一国之内流动,还可以
自2015年实验上观察到光子Lieb晶格中的光局域态以来,Lieb晶格因其存在平坦色散带而逐渐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平带光子晶格即在紧束缚近似下拥有平坦能带的光子晶格,其特殊拓
随着多媒体信息的爆发式增长,人们对多媒体检索的效率和准确率要求越来越高。在多媒体检索过程中,多媒体对象特征提取是所有检索方法的基础。而特征的长度决定了大多数检索算
随着现代保险行业业务范围的拓宽,保险在当今社会已经发展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与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然而,保险行业是一个风险高的行业,存在着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
货币金属(CuI、AgI、AuI)因为有独特的d10电子构型,可以抵抗金属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金属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可以构筑多样的金属簇合物。由于Cu(I)离子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自组装过程难以控制等原因,炔铜(I)簇的构筑有待进一步发展。我们利用不同的合成方法,构筑了一系列的炔铜簇,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其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利用归中反应的方法,以Cu(II)盐、Cu(0)粉末和叔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与互联网文本所蕴含的信息的快速增长,将Web信息结构化、知识化,构造由概念、实体、关系所构成的语义网络——知识图谱,并基于此构建自动问
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地改变。现如今,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日常动态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由于用户疏漏等原因,这种分享行为背后,有时会造成个人隐私泄露
自1972年光催化产氢现象被发现以来,半导体光催化技术被看做是应对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这两大全球性挑战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为推动光催化产业的规模化、工业化,有必要对光催化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基本原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基于火焰喷雾热解技术(FSP)在制备纳米催化剂方面具有快速、可控、高通量等优点,但两相甚至多相结构催化剂的火焰合成与调控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首先采用FSP合成了具备高产氢活性的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