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的交织与转换:《围城》的教育世界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小说的研究开辟了现今教育史学研究的新领域,不但适应了当下教育史学研究中研究视野下移的新趋势,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这种在文学中讽刺教育现状、描绘教育理想的形式,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与借鉴价值。《围城》作为一部以战争为背景,以大学人为主人翁的现代中国有世界影响与声誉的教育小说,其中所蕴含的教育内容,更值得教育史学研究者关注。但综观现有的研究著述,大多都是对《围城》的文学鉴赏与历史考究,而对其教育价值的探究寥寥无几,讨论《围城》的教育世界的文章更属阙如。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以分析解读《围城》这部教育小说入手,通过对钱钟书个人教育经历及其与《围城》创作的关系,来解读《围城》的真实教育世界;通过小说中反映的当时的教育状况,来解读《围城》的虚拟教育世界;通过作者对虚拟教育世界的批判,归纳和总结《围城》的理想教育世界;从对《围城》的教育世界的分析方法,建构起适用于所有教育小说的“三层次分析模式”,给人以方法论启示。具体而言,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围城》的真实教育世界,即钱钟书的独特教育生活经历。自由、无拘束的蒙学经历为《围城》这部教育小说的写作奠定了基础;从中土到西方的教育经历、从归国到执教的教育实践,使钱钟书清晰的勾勒出了理想教育世界的蓝图,并通过《围城》这部教育小说呈现出来。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围城》的虚拟教育世界,即“以虚看实”而非“以虚当实”即从《围城》看战时的现实大学。笔者通过《围城》中教育问题的梳理,结合着钱钟书当年所在的西南联大与蓝田师范学院的真实状况,对战时大学教师生活、大学教学、大学管理等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而,《围城》的虚拟教育世界只是钱钟书对战时大学的一种个人理解和看法,并且《围城》这部教育小说属于“教育问题小说”一类,这一性质就奠定了它所反映的就是教育问题,但战时的大学依旧是可圈可点的,只有先明确此点,才是对《围城》的虚拟教育世界相对客观的解读。第三部分,在对《围城》的虚拟教育世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归纳和总结了《围城》的理想教育世界,即钱钟书的教育价值观。然而,钱钟书毕竟不是一个教育理论家,我们不能以严格的教育学术标准去要求他,因此,《围城》的理想教育世界也有他的个人色彩;此外;《围城》的理想教育世界,虽是钱钟书所致力追求的完美境界,但他的这些想法本身就是一种追求,难免会有一些太过理想化,在现实中不一定能完全实现,因此需要客观解读,才不会有失公允。第四部分,结论。本文首先概述了研究要点,并在全球比较的视野中,提出了对《围城》的总体判断:它不仅是常言的现代中国优秀讽刺小说,也是现代中国有世界影响与声誉的教育小说;进而,笔者尝试建构了教育小说的“三层次分析模式”(真实教育世界、虚拟教育世界、理想教育世界),给教育小说的分析模式提供了一个新观点和方法论启示。
其他文献
<正>南华大学刘子林同学来信说,十八大以来,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加大了反腐力度,其中的亮点有哪些?答: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开展的反腐工作,亮点有很多。亮点一: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晚期应用治疗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剂量地塞米松应用于治疗重度BPD前后呼吸机参数、临床体征、血气分析的变
以往对于物流金融风险研究,主要是在技术层面上采用定量分析来建模,围绕着如何量化效用与风险以期到最大化效用控制风险的目的。但是,信用风险具有主观复杂性,很大程度上由人的心
背景与目的对于接受过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后续治疗指南认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和化疗均可选择。但EGFR野生型(EGFR WT) NSCLC患者
目前课堂教学仍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专业知识、技能、方法等获得的主要途径,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好坏。随着研究
词义消歧是自然语言处理中一类典型的分类问题.在分类中,特征的选择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特征是由人工选择的,这就要求特征选取者对于待分类的问题本身和分类模型的特点有深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和塑造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重大任务,负有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责任,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价值定位和目标导
目的:优选大孔树脂纯化川芎中阿魏酸的工艺条件。方法:提取液预处理后,用D101、HPD100、AB-8型大孔树脂纯化其阿魏酸,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优选树脂型号,考察上样量、上样
民族团结教育是民族高等院校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从民族院校视角,将对民族团结教育进行实质性的研究,寻找比较有效的方法,对民族院校学生民族团结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推动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职业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工作出现各种问题和弊病,许多学者基于社会角色概念的视角对此进行了研究。但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