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婚育观研究——基于河北省四所高校的调查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hank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作为现代文化的传播者和新生活方式的传递者,他们的生活方式代表着社会的潮流,他们的婚育观念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对社会有着示范、引领作用。研究在校大学生的婚育观念对研究我国青年的婚育观念的发展态势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文献研究法,对以往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清楚地掌握了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河北省内四所大学选择部分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他们的婚恋观念与行为进行了系统调查;用SPSS17.0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出了在校大学生婚育观念的现状与特征,并且采用深入访谈法深入、详细地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婚育观念。  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是倾向于恋爱的,受社会环境、自身需求以及网络普及的影响,大学生的恋爱态度明确,即为了找到中意的伴侣;择偶方式多倾向于自找,以男追女为主,交往方式超越了传统的书信往来,更多地利用手机和网络等现代媒介;恋爱行为倾向于开放,但也存在责任感不强、感情不稳定等问题,恋爱成功率较低,分手的主要原因是异地就业。大学生在择偶意愿上表现出“理性择偶,慎重结婚”、“重内在,轻外表”的理性特点。择偶标准以人品个性为首选,其次是婚姻基础;理想结婚年龄倾向于26-29岁。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有生育孩子的意愿,并且年龄越大生育意愿越强烈;生育目的主要是情感需要,其次是义务和责任;理想子女数平均为2个孩子;理想初育时间是29岁之前;在自己将来的养老方式上首选个人积蓄,次要方式是养老保险。研究大学生的婚育观,不仅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育观,而且有利于使大学生建立幸福的婚姻家庭,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其他文献
‘一品丹枫’李系由‘孔雀蛋实生李’ב长春彩叶李’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果实圆形,果顶平。平均单果质量15.9 g,果皮紫红色。果肉红色,肉质松软、多汁,纤维细,风味
当前医疗损害案件不断增多,医患矛盾突出,医疗损害已成为学界乃至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医疗损害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这种变化可以看作为是立法者出于对患者生命健康权、医生合法权益和医学发展进步的利益平衡。过错原则下的医疗损害案件,由患者来举证医方过错无疑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患者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相对医方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的过错认定标准不够具体
我国现行《仲裁法》颁布于1994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践的进步,《仲裁法》中相当一部分规定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需要,亟待变革。仲裁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是学者尤为关注的一个核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