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TP1B1基因位点521T→C的突变对瑞舒伐他汀在中国健康人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q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瑞舒伐他汀是新一代的安全、高效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由OATP1B1转运进入肝细胞内发挥药效和代谢转化作用。OATP1B1特异性表达于人肝细胞基底外侧膜上,对肝细胞从肝门静脉摄取内源性物质和药物起着关键作用。由于OATP1B1参与大多数他汀类药物进入肝细胞的过程,故OATP1B1遗传多态性引起的对药物转运能力的改变可能会直接影响他汀类药物进入肝细胞的量,然而OATP1B1基因突变是否影响瑞舒伐他汀在国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尚属未知。因此,探索OATP1B1基因位点多态性对瑞舒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影响,对指导个体化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人体内OATP1B1基因位点521T→C的突变对瑞舒伐他汀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参考遗传多态性特征来确立瑞舒伐他汀正确合理的给药方案提供试验依据。   方法:   1.摸索和建立人血浆中瑞舒伐他汀的LC-MS测定方法,并按生物样本分析要求进行全面的方法学考察。   2.以40名健康受试者为对象,采集2mL,上肢静脉血,用ARMS-PCR方法对受试者进行全血OATP1B1基因分型,以区别521T→C突变型与野生型纯合子(非突变)受试者,并从分型结果中选出符合药代入选标准的OATP1B1521T→C突变型和野生型的受试者进入下阶段的瑞舒伐他汀人体药代动力学的试验研究。   3.对符合条件的7名突变型作为突变组和7名野生型受试者作为野生组,分别口服20mg瑞舒伐他汀钙片,于服药前0.0和服药后0.5,1.0、2.0、3.0、4.0、5.0、6.0、8.0、10.0、12.0、15.0、24.0、48.0、72.0h采集系列静脉血样5mL,用所建立的LC-MS方法测定血浆浓度。   4.根据所测得的瑞舒伐他汀血浆浓度数据,运用DAS2.0软件求算瑞舒伐他汀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瑞舒伐他汀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并比较OATP1B1基因突变组和基因野生组的瑞舒伐他汀人体药代动力学特性的差异。   结果:   1.建立的血浆中瑞舒伐他汀的LC-MS测定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专属性,方法学符合生物样本的分析要求。   2.利用ARMS-PCR方法对40名健康受试者OATP1B1的521T→C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显示有7名为OATP1B1基因位点521T→C突变者,占全部健康受试者的17.5%,其余OATP1B1基因野生型纯合子占全部健康受试者的82.5%。   3.首次发现中国人体内的瑞舒伐他汀药代动力学特征在OATP1B1基因位点521T→C突变组与基因野生型组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OATP1B1基因位点521T→C突变组在20mg的剂量中的Cmax、AUC0-72、AUC0-∞值均显著高于基因野生组,而C1/F值则明显低于基因野生组:口服20mg的瑞舒伐他汀后,基因突变组和基因野生组的Cmax,分别为31.507±8.572,18.620±6.669ng·mL-1,p=0.009;AUC0-72分别为313.445±101.913,164.859±64.484 ng·h·mL-1,P=0.007;AUC0-∞分别为324.831±101.050,174.676±67.876 ng·h·mL-1,P=0.007;C1/F分别为68.295±26.369,128.898±44.928L·h-1,P=0.010。而Ka、Ke、t1/2、Tmax等药代动力学参数在基因突变组和基因野生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中国人体内OATP1B1基因位点521T→C突变对瑞舒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有着显著影响。瑞舒伐他汀OATP1B1基因突变组与OATP1B1基因野生组相比较,其在人体内的吸收程度增加,消除过程减慢,故在临床应用中应参考OATP1B1基因位点521T→C的突变情况来指导瑞舒伐他汀的合理用药。
其他文献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s,OATPs)属于溶质转运体(solute carrier,S L C)超家族,是一类重要的跨膜摄取转运体,以非Na+和ATP依赖方式参与内源物(
目的:研究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的早期及延迟效应对中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差异。方法:将动物分为5组。对照组(C组):只对心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