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省作为我国教育大省,武汉市更是其教育的中心。据武汉统计局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武汉在校大学生及研究生总数达到118.33万人,让武汉一跃成为全球高校在校生最多的城市,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提供给校园师生良好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环境,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的建设已成为校园的重点建造工程。武汉大学位于东湖湖畔和珞珈山山麓,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人文历史使其闻名于全国,但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植物群落等环境要素也为校园师生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及行为影响,传统的校园环境设计多注重观赏与游憩功能,易忽略安全防卫功能,因此以CPTED(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理论指导校园公共空间设计是极为有必要的。本文以武汉大学为例,回收并整理287位武汉大学在校师生基于心理感知的校园公共空间调查问卷,筛选出武汉大学最易引发心理恐惧感的五个公共空间,并对其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初步总结五个公共空间的使用人群构成、使用时间规律及行为活动的特点。在以上调研的基础上,基于CPTED理论对五个公共空间环境的“领域感”、“监视”、“通道控制”、“意象与环境维护”、“目标加固”及“活动支持”六个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其引发使用者恐惧感的环境要素,并从空间环境设计、安全防卫措施及构建和谐氛围三方面提供改善优化的设计策略,以此为今后设计满足使用者心理安全感并具有一定预防犯罪功能的校园公共空间提供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