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民事裁判依职权提出抗诉,是民事检察的固有传统职能,具有很强的本土性。因而在很多场合,对民事裁判的依职权检察监督与民事抗诉甚至民事检察具有等值性。关于依职权监督的论争主要基于监督模式的公权介入性质与民事诉讼的私权纠纷属性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制度逻辑层面,检察机关依职权监督民事裁判会对私权自治造成干预这一命题,始终未得到妥善回应。从检察机关在宪法中的法律监督定位、保障法制统一的内在动因及权利救济的社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民事裁判依职权提出抗诉,是民事检察的固有传统职能,具有很强的本土性。因而在很多场合,对民事裁判的依职权检察监督与民事抗诉甚至民事检察具有等值性。关于依职权监督的论争主要基于监督模式的公权介入性质与民事诉讼的私权纠纷属性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制度逻辑层面,检察机关依职权监督民事裁判会对私权自治造成干预这一命题,始终未得到妥善回应。从检察机关在宪法中的法律监督定位、保障法制统一的内在动因及权利救济的社会现实需求中,能够为这项制度找到合理性支撑。再审制度的模式变迁会影响民事裁判检察监督的角色定位。法律规定对此失之于粗疏,加之检察机关对自身职权的功能存在认识偏差和错误解读,以致实践中依职权监督机制运行失当,进而违背处分原则。检察机关不应一味固守“监督公权”的单一目标而频繁激活职权,应当把“救济私益”视为常态而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即便是在依职权监督模式下,引发再审的监督方式亦不足以真正实现“监督审判权”的预设目的。所以,检察机关需要通过更新协调监督理念,调整细分抗诉与检察建议的功能承担,并且谨慎认定公共利益,避免对处分权造成侵扰,彰显依职权监督机制的应有价值。
其他文献
资金预算管理是少数能把企业资金管理的所有关键问题融于一体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因此,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很多企业将预算管理运用于企业的资金管理实践,以期望借助于资金预算管理,协调企业的长短期目标、战略和年度行动计划,真正实现企业战略落地,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然而,资金预算管理也是令很多管理者倍感头疼的管理控制方法。我国很多企业近年来的资金预算管理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G建筑公司就
近年来,随着电商平台经济迅速崛起,以“二选一”为首的电商平台反竞争行为问题也愈益突显。自2021年年初,来自司法与执法机关的多起执法、审判案例呈现出电商“二选一”受到严监管的态势,但也暴露出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在就“二选一”行为规制方面存在的适用界限混乱等具体法律适用问题。电商平台市场成功实施“二选一”的基础在于其享有天然的“管理权”,同时,在具有分层式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特
以DSU第21.3条、第22.6条、第25条为基础的仲裁体系构成了WTO争端解决仲裁制度的核心。WTO争端解决仲裁制度以执行期限长短、报复水平高低这类程序性争议为裁决对象。它们在案件执行的不同阶段被触发,加速了 WTO争端解决机构(DSB)所通过的建议和裁决的执行速度。通过对WTO以往的所有仲裁案件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执行期限仲裁案件和报复水平仲裁案件占据了 WTO仲裁案件的绝大多数。另外,迄今
伴随小程序产业的发展,小程序平台上出现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然而,由于对平台性质的认识存疑,又不适宜将其直接归类于《条例》和《电子商务法》项下的特定类型网络服务提供者,司法实践中认定平台责任时解释和适用法律存在困扰,尤其是平台是否以及如何适用“通知—必要措施”规则。本文拟讨论小程序平台的性质和定位,对“通知—必要措施”规则进行解释,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类型。本文认为,小程序平台属于新型网络服务提供者
值班律师制度是律师依据法律援助机构调度于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看守所等刑事司法机关办案场所内,免费提供律师咨询等简易法律帮助,并为认罪认罚案件当事人提供自愿性保障等服务且由国家资助的一项法律制度。一方面值班律师制度有助于通过提高辩护率和实现有效辩护落实被追诉人诉讼利益的保障,另一方面其又作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亦是法律援助体系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因而该制度的构建对于我国刑事司法具有相
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由新常态向高质量转型至关重要的阶段,这一新的发展态势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当数字经济时代如期而至,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大运营商也相继提出了“大智移云”、“云改数转”等发展理念,这让共享服务理念越来越被企业所认可和接受,且为财务共享的运用和普及提供了技术方面的强大支持。相较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企业财务条线体量庞大且核算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提速,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我国医药行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而伴随着药品研发政策、药品评审政策、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带量采购政策、药品价格改革政策和大病医保全面推进等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医药企业只凭借内生发展已不能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保证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多医药企业开始考虑通过并购进行外延式扩张,寄希望于这种方式实现短期内快速扩大经营
风险存在于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对于风险防范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们从未停止。股权并购作为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对其风险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课题。评估机构作为股权并购市场的“看门人”,在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评估机构而言,快速发展的股权并购市场是营业收入持续增长的源泉,但也是潜藏风险的雷区。数据显示,高溢价股权评估业务通常收费较高,属于评估公司营业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评估公司持
董事责任保险自2002年引入中国至今,始终未能取得较大的发展。而在域外,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意图寻求风险之分散和损失之共担时,首先会纳入考量范围的即是董事责任保险。境内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2019新《证券法》颁布的背景下,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监管风险。审视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在域外部分国家的发展历程可知,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之所以能够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取得较快的发展,与该国的公司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步入正轨,证券市场也在持续发展。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上市公司曾出现过一些经营问题,例如大股东违规侵占上市公司的资本,这对很多企业来说是共同的问题。该行为危害性大,影响范围广且屡禁不止,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大股东违规资金占用问题进行了剖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对违规资金占用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阐述,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