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科教育阶段是激发学生研究热情、提升学生科研素养的关键阶段。而现有研究表明,我国本科生的科研投入程度与科研能力都远未达到应有的标准,与此同时,成就动机和研究方法对科研绩效的影响逐渐引起重视。因此,本研究通过对313名本科生的调查,在考察本科生成就动机、研究方法和科研绩效的特点的基础上,对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验证了研究方法在成就动机与科研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除此之外,本文还对十位本科生进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科教育阶段是激发学生研究热情、提升学生科研素养的关键阶段。而现有研究表明,我国本科生的科研投入程度与科研能力都远未达到应有的标准,与此同时,成就动机和研究方法对科研绩效的影响逐渐引起重视。因此,本研究通过对313名本科生的调查,在考察本科生成就动机、研究方法和科研绩效的特点的基础上,对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验证了研究方法在成就动机与科研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除此之外,本文还对十位本科生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分析影响本科生成就动机和研究方法水平的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科生成就动机均值为负值,样本中处于中等和低等成就动机组的本科生共占98.4%,说明整体上本科生成就动机较弱。本科生成就动机在各人口学因素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方法处于中等和低等水平的本科生在样本中的占比为86.59%,说明整体上本科生研究方法水平欠佳。研究方法在不同学校层次本科生、不同学科类别本科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余人口学因素无显著性差异。本科生在科研态度绩效与科研行为绩效维度的题项均值在3左右,科研成果绩效的题项均值仅为1.09,整体上说明本科生的科研绩效水平欠佳,科研成果数量不足。科研绩效在不同学科类别本科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余人口学因素均无显著性差异。2.成就动机与科研绩效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51(p<0.01);成就动机与研究方法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86(p<0.01);研究方法与科研绩效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84(p<0.01)。研究方法在成就动机与科研绩效中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都显著,说明研究方法在成就动机与科研绩效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本科生成就动机水平受目标吸引力、成就氛围、目标设置、已取得的成就与反馈四个因素的影响。本文将研究方法分为研究方法的陈述性知识和科研实践两部分,研究方法的陈述性知识主要是通过专业课程与研究方法课程、教材与电子资源、科研讲座习得,科研实践的影响因素包括专业课程与研究方法课程、科研项目与科技竞赛、科研团队。成就动机通过影响本科生的学习自主性、努力、注意、韧性、资源管理策略对研究方法产生影响,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影响本科生的科研自我效能感来影响科研绩效。基于以上研究结论,针对本科生的成就动机和研究方法水平提出建议:开展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设置合理的科研目标,激发本科生成就动机;营造积极的成就氛围,树立良好的校风;强化人才培养职能,树立科研育人理念;构建研究方法课程群,强化研究方法的教学和训练;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打造研究方法金课;深入开展科研项目与科技竞赛,强化对本科生的科研支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深化本科生导师制;重视科研团队和科研引路人的作用,积极搭建科研合作平台。
其他文献
“知言养气章”是《孟子》一书中最精彩的一章,亦是最难解的一章。此章历来为学界所重视,历史上关于“知言养气章”的著作和文章可谓浩如烟海。但前人研究此章时多侧重于对孟子思想的阐发,却忽略了公孙丑与孟子对“不动心”的不同理解。从“知言养气章”的具体语境与话语脉络出发,可以看到公孙丑与孟子对“不动心”的理解并不在同一层次,这种差别是由二者看待问题的不同视角导致的。公孙丑从外在化的视角出发,将“不动心”看作
人力资本的质量是决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但传统上对人力资本质量的研究只考虑到认知能力,一般使用考试分数、智商水平或受教育年限等指标来衡量。然而,认知能力无法全面代表个人能力,社交技能、成就动机、自尊、领导力等相对独立于认知能力的非认知能力也会对个体未来的发展和成就产生巨大影响。青少年时期是非认知能力干预的“黄金期”和“敏感期”,这一阶段父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Достоевский,1821~1881)是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在三十五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十九部长篇和中篇小说,并留下了大量的笔记、日记和书信文字。陀氏的创作生涯以流放西伯利亚(1849~1859)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地下室手记》(1864)是陀氏流放西伯利亚十年之后创作的第三部作品。因其蕴含的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要以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为抓手,优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一定离不开对学习时间的投入,时间作为一种社会因素,在本科生的学习和成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从时间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探寻社会时间如何影响着优秀本科生的时间认识与时间行为,进而归纳总结出优秀本科生的社会时间行为模式,试图为社会时间理论的实践研究以及优秀本科生的前期识别和培养提出微观政策建议。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获取本
人才是强国之本。高质量高水平人才是一个国家实现发展目标、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原动力。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国家的教育和培训制度,它最终决定着教育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的实现状况。制定合理有效的人才教育与培训制度,是新世纪以来各国政府最为关注的治理议题。影响一个国家人才培养和供给状况的因素非常多样和复杂,而资格框架制度以及它所体现的价值理念则在根本上决定着人才教育与培养的质量和有效性。西方国家在现代化的发展中,
《论语》中的“安”是对夏商周三代“安”的思想的继承,并对后者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安”作为与人的生存经验紧密联系的心理状态,表达了人对自我生存境遇的整体领会,是人的一种原初的基本情绪。同时,其否定形式“不安”既具有原初的基本情绪的含义,又可以在另一个层面上视为这种情绪进一步的分化和展开,即呈现为人多种多样的情感(如“喜、怒、哀、乐”)。与“不安”展开后的丰富性相比,“安”的状态具有“单一性”:不论为
黑格尔的“精神”概念作为物与世界的内在统一性最高程度上表达了哲学对真实(自在自为的真理)的追求。精神的事物决定了自身的发展进程的必然性,这个进程是包含各要素和环节的具体的过程。黑格尔在艺术哲学中将艺术美定位为“理念”及其运动,艺术美被作为哲学意义上“真实的东西”来理解。艺术美的发展内在于真理的发展过程,艺术美的发展映射出“精神”的进程。本文的观点是:艺术美是一个真实的概念。它的感性要素内涵丰富,兼
探讨孕期体力活动的历史脉络、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孕期体力活动领域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梳理孕期体力活动的历史脉络,进一步分析、验证其对母婴健康效果以及对其存在的争议进行剖析。结果与结论:国内外关于孕期体力活动与母婴健康的研究,强度多为低、中强度,时间30~60min,频率3~5周/次,高强度体力活动研究较少。孕期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可以降低妊娠糖
西班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因地理位置优越,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非常多的民族都在此居住过,所以也被称为“包容的西班牙”,他们将来到这里的外族文化都吸收了进来并逐渐融合,这也使得西班牙的民族音乐丰富多彩,但在19世纪以前,西班牙民族音乐并不为人所知,直到19世纪民族音乐开始兴起,以阿尔贝尼兹为首的一群西班牙民族音乐的创作者才开始将它们带到国际的舞台上。本文分析的《西班牙组曲》op.47与《伊比利亚》正
银行理财市场的快速发展、理财资金对金融市场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理财业务多层嵌套,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隐性刚性兑付和责权扭曲等问题使得近年来银行理财市场违约事件频发,如何对银行理财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进行测度,有效进行银行理财市场的风险管理意义较大。本文以我国银行理财市场作为研究对象,以测度其系统性风险为研究目的,首先对银行理财市场的风险测度相关理论及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其次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银行理财资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