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不断,整体改革也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些改革措施一直以来都对经济和金融有着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也处于不断变化中,有的银行经营得到了改善,有的银行经营却持续恶化。本文着重于探讨两者的关系。首先对利率市场化影响我国银行市场势力的机制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其次从实证方面对该影响进行分析。两个角度的研究为我国银行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政策实施提供了决策参考。在理论部分,本文主要从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通过文献梳理,考察了前人研究中关于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重点对利率市场化影响银行市场势力的文献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就理论分析而言,本文在有关利率市场化和银行市场势力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外部宏观因素及内部微观因素的利率市场化对于银行市场势力变化的作用机理。在实证方面,本文通过三个步骤来进行,并分别得出了重要的结论。第一步,把利率市场化的过程量化为可以分析的指标,首先分别对改革进程所涉及的货币市场、存贷款市场和债券市场按时间线进行回顾,并对三大市场中主要的利率改革和所占权重进行量化分析,最后综合得出利率市场化指数,并以此刻画我国利率市场化逐渐深入的过程。第二步,测算商业银行勒纳指数,并以此表示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在这个过程中本文基于SFA方法测算了我国银行的存款市场势力和贷款市场势力,并对两大市场势力走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银行贷款市场势力在2005年到2015年间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存款市场势力则先在0值附近波动而后从2011年开始波动式下降,且就波动性而言存款市场势力要大于贷款市场势力。第三步,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利率市场化影响我国银行市场势力的机制,首先基于理论分析建立实证模型,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方法分别就存款市场和贷款市场利率市场化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贷款市场上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有着负向影响,同样存款市场上利率市场化也会使银行市场势力下降。但不同的是,利率市场化在存款市场上的影响相对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