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汉英戏剧会话修正研究——以《雷雨》和《推销员之死》为例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tt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话修正研究是会话分析研究领域中的一个主要课题。本研究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从汉、英对比的角度出发,以曹禺的著名剧作《雷雨》和阿瑟米勒的著名剧作《推销员之死》为例,研究、比较汉语和英语戏剧会话中会话修正的使用情况,包括会话修正的模式、出现频次以及修正策略等,分析汉语、英语两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会话修正的使用的异同、会话修正在戏剧会话中的作用,为汉、英戏剧翻译,戏剧文学教学提供参考。   本研究首先根据曹禺的著名剧作《雷雨》和阿瑟米勒的著名剧作《推销员之死》的电子文本建立小规模语料库,将两部作品中出现的会话修正现象用TAG标注出来。然后运用语料库检索工具Wordsmith调查统计语料库中所有的会话修正现象。通过对三个研究问题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就修正模式和出现频次而言,在《雷雨》中,共有263个会话修正的实例;在《推销员之死》中,共有312个会话修正的实例。根据Schegloff,Jefferson&Sacks(1977)的研究,汉、英戏剧会话中所有的会话修正现象都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的会话修正模式:自我发起自我修正、他人发起自我修正、自我发起他人修正、他人发起他人修正。而且汉英剧本中都表现出一种偏爱自我修正的倾向。但汉、英戏剧会话也都表现出自己的特点。《雷雨》中他人发起自我修正模式使用最多,不同于以往有关会话修正研究得出的一般结论,即自我发起自我修正模式最为普遍。《推销员之死》中,自我发起自我修正的修正模式使用最为广泛,和Schegloff,Jefferson&Sacks的研究相吻合。就修正策略而言,汉、英戏剧会话中所有的会话修正现象都可以分为六种相同的修正策略,但是使用情况不同。《雷雨》中理解确认的策略使用最多,其次分别是请求解释、使用疑问词、重复、使用无所指的语气词、和错误更正。《推销员之死》中,重复策略使用最多,其次分别是使用疑问词、理解确认、请求解释、使用无所指的语气词和错误更正。
其他文献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软硬件设备的不断完善,使得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CALL)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随着CALL在大学英语
菲利普·罗斯是美国文坛的常青树,他出版的小说至今已接近30部,作品囊括了几乎所有的美国文学奖项,很多评论家坦言:在文学领域中,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这个文学时代是菲利普·罗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开始逐渐研究拒绝言语行为,多数学者通过语篇补全测试搜集语料,着重探讨非正式场合人际交流中的拒绝言语行为。基于正式机构话语的相关研究数量较
本文通过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周口方言的声调进行科学的实验分析,对周口方言的单字调及双字调的变调进行科学定位。然后运用音系学中的优选论对周口方言中的变调现象进行了详
日本著名作家有岛武郎,是白桦派的重镇之一。他以富有哲理的小说驰名于世,被公认为既是作家,又是思想家和哲学家。大正九年(1920年)三月,有岛武郎发表了长篇评论《爱是恣意夺
文学翻译向来是翻译领域研究的难点。它既是两种语言的语码转换,还是两种文化的相互传递。关于文学翻译的标准,提法虽很多,然而至今尚未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也很难做到统一的界
本文将针对美国印第安作家詹姆士·韦尔奇《吉姆·隆尼之死》围绕印第安世界观展开研究,旨在说明主人公吉姆·隆尼的死亡结局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悲剧,而具有其积极意义。小说作
中国有句古诗道:“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确如此,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遭遇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比如生病、亲人离世、情场失意等等,这都需要并且值得人们的同情。同情言语行为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