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纤维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及其梁受弯性能的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he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水利工程向高抗裂、高耐久、高承载,建筑结构向高层、大跨、重载方向发展以及混凝土结构在特殊使用条件和严酷环境应用的深入,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材料强度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高强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结构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因此,本文分别进行了高强钢筋与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粘结性能及其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收集到的各类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试验数据,重点研究钢纤维对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及其梁受弯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
  (1)通过24组局部粘结试件的拉拔试验,探讨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钢纤维体积率、钢筋直径、粘结长度及保护层厚度对粘结破坏形态、粘结强度和粘结滑移曲线的影响。研究表明,钢纤维改善了粘结试件的破坏形态,提高了试件的粘结强度,且使试件的粘结滑移曲线具有较好的完整性,有效提高了粘结试件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2)通过钢筋纵向开槽及槽内均匀粘贴应变片的局部粘结试验,基于实测钢筋应变,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较高精度的粘结应力计算方法,得到了各级荷载作用下粘结应力沿粘结区段的分布,分析了粘结区段内粘结应力与粘结滑移的分布规律,建立了钢筋与钢纤维混凝土间考虑位置变化影响的粘结应力-滑移本构模型。
  (3)通过19根高强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试验,分析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钢纤维体积率、钢纤维类型、钢纤维混凝土层厚比和纵筋配筋率对梁受弯承载力、裂缝发展、跨中截面混凝土应变和挠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钢纤维的加入明显改善了钢筋高强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提高了梁受弯承载力,对刚度也有一定的增强效果,且钢纤维改善了裂缝发展形态,有效减小了最大裂缝宽度。
  (4)基于本文及相关文献中各类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试验结果,结合我国《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2004)及美国规范《DesignConsiderationsforSteelFiberReinforcedConcrete》(ACI544.4R-88)中梁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得到梁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中的钢纤维影响系数,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不考虑钢纤维类型影响时,钢纤维抗拉作用影响系数服从Weibull(1.2580,1.3786)分布;当考虑钢纤维类型影响时,钢丝切断型钢纤维、钢板剪切型钢纤维及其他类型钢纤维的抗拉作用影响系数分别服从Gamma(1.6695,0.7312)分布、Rayleigh(0.7848)分布和Rayleigh(0.8849)分布。CECS38:2004中所规定的钢纤维对构件受拉区钢纤维混凝土抗拉作用的影响系数参考值1.3的保证率为35.12%;当不考虑钢纤维类型影响时,建议将其修正为0.96,其保证率为50%。ACI544.4R-88中钢纤维有效粘结系数参考范围1.0~1.2的保证率在95%左右;在保证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钢纤维有效粘结系数值可在1.0~2.2范围内选取,此时,钢纤维有效粘结系数值保证率不小于80%。
  (5)基于本文和相关文献的试验结果,按照我国规范CECS38:2004中的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刚度和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模型,钢纤维对高强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短期刚度的影响系数可取为0.06;钢纤维裂缝宽度影响系数服从Rayleigh(0.4085)分布,CECS38:2004规范参考值0.35对应的保证率为69.28%。根据梁受力情况及环境条件,钢纤维裂缝宽度影响系数值可在0.23~0.35范围内选取,此时,钢纤维裂缝宽度影响系数值的保证率不低于69.28%。
其他文献
七芯钢绞线是预应力桥梁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但实际环境钢绞线张力水平不可避免地会随着服役时间推移而下降。桥梁预应力损失将会导致桥体出现跨中下挠及腹板开裂等病害,危及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接触声非线性理论可以建立超声特征与结构界面力学状态的数学关系,具有用于钢绞线张力测量的潜力。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非线性超声导波在不同应力钢绞线中的波场规律这一关键问题。根据接触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铺装正交异性钢桥面体系可望明显增加桥面刚度,进而克服钢桥面结构疲劳开裂、沥青铺装损坏的隐患,但桥面栓钉焊接不免会引起钢桥面的焊接疲劳,带来极大焊接工作量的同时,也给后期桥面铺装的更换带来了困难。本文依托导师团队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考虑界面疲劳损伤的UHPC加固混凝土桥梁结构力学行为研究”(52008066),结合界面性能试验和数值分析,研究了多种结合界面对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向山区和海湾发展,悬索桥以其跨越能力、造型优美等特有优势得到了桥梁工作者的青睐,而有时为了满足环境协调性和适应桥址处特殊的地质条件,设计了一些不对称悬索桥,不对称悬索桥的力学特性与常规悬索桥必定存在差异,为了探讨此类悬索桥的动力特性,本文以两跨不对称悬索桥为背景,提出了适合两跨不对称悬索桥自振特性的计算方法和减振技术。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基于古典解析法的
学位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日新月异,高架桥和城市立交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受制于墩柱本身直径限制,相较于其他形式连续梁桥,独柱墩梁桥的抗倾覆承载力大打折扣。加之我国人多车多的国情,就形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并造成了巨大的人身财产损失。我国也在其后也编写了防止梁桥出现此类破坏的限制性规定,但由于研究还不够深入,现行规范的计算表达式仍停留在较为单一的完全变形体转动理论上,且对倾覆形式的考虑欠妥。  基
学位
三峡蓄水后,库区航道条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以铜锣峡为代表的部分河段仍存泡漩为主的复杂流态碍航现象,严重影响过往船舶安全。受限于设备技术水平和数据处理方法,传统测量方式难以对复杂泡漩流态结构和船舶安全保障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开展泡漩结构监测技术及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当前先进的大疆经纬M210无人机,配备RTK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定位系统,搭载X5S高分辨率相机,组成空间分辨率高、采样
学位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为背景,为优化工程设计及施工工艺提供技术支撑,对复杂地质条件下高水压盾构输水隧洞复合衬砌结构系列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本文对复合衬砌结构中钢-自密实混凝土组合结构界面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组合构件分别设置不同的剪力连接件布置形式,设计了六组试件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钢-自密实混凝土组合构件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性能,对钢-自密实混凝土组合构件的应力应
学位
丁坝是内河航道整治中广泛使用的整治建筑物,也是山区河流最常见的整治建筑物。河道边界不规则、地形复杂及河床比降大等原因导致山区河流坡陡流急,且丁坝属于阻水建筑物,故其水毁现象较普遍。丁坝稳定性直接影响整治工程效果,为避免丁坝失效带来的潜在危险和经济损失,本文将全寿命设计的新理念应用于丁坝,明确了丁坝性能指标、经济指标在丁坝全寿命周期内的核心地位,结合水槽概化试验对丁坝稳定性进行研究,使得丁坝在服役期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