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神经肽在昆虫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参与调控昆虫器官活动以及昆虫的生长发育、蜕皮变态等生理过程。昆虫的蜕皮变态发育过程受到蜕皮激素的严格调控,而这些蜕皮激素的合成则由一些神经肽进行调控,包括正调控因子和负调控因子,其中家蚕抑前胸腺肽是从家蚕幼虫脑内分离并且纯化的一种新型的抑制前胸腺中蜕皮类激素合成的昆虫神经肽。最近有研究发现家蚕中的黑腹果蝇性肽DmSP的受体被鉴定为是家蚕抑前胸腺肽的受体,但是该受体的下游信号通路至今仍模糊不清。本论文利用哺乳动物细胞HEK293以及昆虫细胞SF21异源表达系统,对于受体的信号转导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合成的黑腹果蝇性肽以及抑前胸腺肽都能够抑制由Forskolin或者AKH引起的CRE驱动的荧光素酶的活性;但是与抑前胸腺肽相比,黑腹果蝇性肽引起的Ca2+流以及受体的内吞作用明显减弱。除此之外,用FAM荧光集团标记的DmSP以及BmPTSP3能够与受体BmPTSPR/SPR发生特异性的结合;FAM标记的DmSP可以被未标记的DmSP竞争性的结合下来,而不能被未标记的BmPTSP3结合下来;反之亦然,FAM标记的BmPTSP3只能被未标记的BmPTSP3竞争替换下来,不能被未标记的DmSP竞争替换下来。受体内吞的数据显示,BmPTSP1可以激活受体招募细胞内昆虫arrestin蛋白Kurtz,而DmSP并不能招募arrestin蛋白,从而使得受体内吞。以上的实验数据都表明,跟DmSP相比较,BmPTSP1更像是受体BmPTSPR/SPR的内源性配体。我们认为黑腹果蝇性肽DmSP是家蚕受体BmPTSPR/SPR的一个偏向性激动剂。DmSP刺激受体BmPTSPR/SPR,通过偶联的Gi/o蛋白主要抑制胞内cAMP的积累,而不是Ca2+流以及招募arrestin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