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清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与冠心病的类型、受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并探讨Vaspin水平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入院拟诊为冠心病患者,根据纳入标准,纳入研究对象总数118例。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并通过临床检验方法获得患者Vaspin、血脂、血压、血糖等指标。临床诊断指标包括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冠状动脉造影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受试者常规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症状体征及生化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急性冠脉动脉综合征组(ACS)、稳定型心绞痛组(SAP)和对照组(control)。通过对三组受试者各项临床资料对比,研究三组受试者各项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异,研究各项指标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再将冠心病受试者根据病变血管累及支数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和多支血管病变组,通过对比单支血管病变组、多支血管病变组及control组的血清Vaspin浓度水平,探寻血清Vaspin水平与不同病变支数引起冠心病的相关联系。最后对冠心病组(包含ACS组与SAP组病例)与对照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清Vaspin水平是否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①受试者血清中Vaspin浓度在ACS组和SAP组中明显低于 control组[(0.66±0.44) ng/ml vs(0.86±0.37) ng/ml vs(1.27±0.37)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受试者血清Vaspin水平在ACS组、SAP组分别为0.66±0.44ng/ml、0.86±0.37ng/ml。ACS组血清Vaspin水平显著低于SAP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冠心病患者中,Vaspin血清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着病变支数增加,血清Vaspin水平浓度降低。④对冠心病组受试者相关指标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认为舒张压、血清Vaspin水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⑴血清Vaspin水平与冠心病的类型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⑵血清Vaspin水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可用于临床冠心病危险人群的及早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