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致使句对比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oral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致使概念是人类语言中的普遍概念。英汉语致使句均表达了“使其他的人或事物处于某种状态或表现某种行为”这样的概念。英汉致使句不但表达了同样的概念,在语言结构上也体现出许多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表层线性成分排列上的对应关系,及深层结构各成分之间语义表达上。本文以此为基础,以对比语言学的一般理论与方法为指导,结合语言学相关理论对两组英汉致使句—英语有标记致使句与汉语把字句,英语役格句与汉语使成句的句法结构,语义关系以及语用特点进行对比。以往关于英汉致使句的对比研究都只停留在寻找句子成分的对应以及致使动词特点的对比分析上,缺少语用方面的探讨,也没有深入地分析两组句式的共性及差异产生的原因。本文不但继续深入探讨了句子成分的对应问题并从动核结构以及动力模式等新颖角度分析致使句的语义特点。本文还增加了对两组致使句的语用特点和英汉致使句异同存在原因的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英汉致使句的句式成分出现对应但各个成分之间存在功能差异。虽然英汉两种致使句中各成分表达相同的语义概念,但各成分承担不同的语义角色。通过动核结构的分析发现英汉致使句在深层上都是双动核结构。从深层向表层转换过程中表现出了相似的特点。英语有标记致使句与汉语把字句中的受事在深层结构中均有两个功能。英语役格句与汉语使成句从深层向表层转换过程中,深层的施力动核核心和结果动词核核心到了表层合并成一个。但不同点在于,英语役格句中致使动词及致使结果由一个词的不同形式表示,而汉语使成句分别由两个词表示。语用方面同样表现出相似之处,但由于它们不同的语言结构模式以及分属不同的语系,英汉致使句均具有自己独特的语用特点。总之,本文选取英语两种典型的致使句以及汉语独有的两种句式进行对比分析,并将致使概念与句法和语义特征紧密结合,阐释英汉语言的语用特征,为进行英汉致使句的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师范院校大学英语学习者写作中的语言错误分析研究错误分析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第二语言的教与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研究者了解学习者学习语言的过程
自2014年国家层面重启乡贤议题,尤其是2017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关于“乡贤文化”和“新乡贤”的学术讨论蔚然成风。然而无论是研究对象和方法还是研究路径和目标,“新乡
语码转换现象是不同文化和语言频繁接触后产生的语言现象。早在上世纪70年末,这种现象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如心理学,句法学,社会学,语用学等对其进行分析
将市场化指数引入变系数模型,借助面板数据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市场化程度影响下创新主体及其交互作用产出效应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区域创新主体及其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