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抗体库技术及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制备抗恶性疟原虫人源抗体,为研制疟疾治疗性抗体提供部分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首先选择位于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参与虫体入侵宿主红细胞的蛋白分子MSP119作为抗体库筛选的靶的抗原,应用DNA重组技术将扩增得到的pfmsp119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19b中,转化宿主菌BL21 Star(DE3)(pLysS)、诱导表达重组蛋白,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该重组蛋白的抗原特异性。分离恶性疟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利用工程抗体技术构建具有一定库容量的人抗恶性疟原虫免疫球蛋白G基因文库。采用克隆印迹法、ELISA、间接免疫荧光反应(IFA)等多种方法以重组蛋白对抗体库进行较大规模的筛选验证,对所得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和结构分析。对阳性克隆进行大量表达,并以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经ELSIA、免疫印迹、IFA等检测纯化Fab片段能否特异性识别天然及重组恶性疟原虫表面抗原。Biacore检测纯化Fab片段的亲和力,体外抑制实验检测其是否具有抑制恶性疟原虫裂殖子入侵宿主红细胞的功能。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对重组抗体进行改造以期提高该抗体的亲和力。结果:应用DNA重组技术获得了高纯度的MSP119重组蛋白2mg/100ml培养液,能被抗恶性疟原虫虫特异性抗体的血清识别、具有抗原特异性。构建了库容量为5×107的人抗恶性疟原虫抗体库。对抗体库经过多轮筛选,从8×105个克隆中筛到两个阳性克隆,分别命名为Pf25、Pf227;Pf25的重链可变区近似系为VH1-8、基因同源性为97%,轻链可变区近似系为A27、基因同源性为100%;Pf227的重链可变区近似系为VH1-8、基因同源性为98%,轻链可变区近似系为A27、基因同源性为99%。分别对两个阳性克隆进行表达纯化,得到重轻链结构完整、纯度较高的抗体Fab片段,均可特异性识别天然及重组恶性疟原虫表面抗原。Biacore检测显示,Pf25的解离常数为1.09×10-9M,Pf227的解离常数为2.66×10-9M,均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具有高亲和力的Pf25Fab片段在0.2mg/ml浓度时未见明显的抑制裂殖子侵入红细胞的作用。对Pf25的CDR3进行定点突变改造提高了其亲和力。结论:从人抗恶性疟原虫免疫球蛋白G基因文库中成功筛选到具有较高亲和力的抗恶性疟原虫特异性人源抗体Fab片段,通过点突变技术对该Fab片段进行优化,使其亲和力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