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化人事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rong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大多数地方政府的人事部门还处于传统人事管理阶段,与电子政务所要求的电子化人事管理尚有很大差距。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传统人事管理的局限性和电子化人事管理的优势,阐明实现电子化人事管理的必然性,通过对实施电子化人事管理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应对策略的探讨,论述电子化人事管理的可行性,从而为政府人事管理部门提供工作参考。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四个方面阐述传统人事管理到电子化人事管理这一变革的必然性。首先,从传统人事管理模式的产生、发展以及传统人事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阐明传统人事管理模式及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以事为中心,管理过程强调事而忽视人;主要管理活动限于人员的调入、调出和职位安排;运行机制是自上而下的“垂直式”管理,人是“执行命令的机器”;弱化了人事管理的作用。其次,剖析了电子化人事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管理观念不同;组织结构不同;管理方式不同;管理手段不同;工作方式不同以及管理目标不同。第三,阐述电子化人事管理的动因和优势,从竞争因素、成本因素和技术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实施电子化人事管理的动因;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地位三个方面明确了实施电子化人事管理的优势。最后,简单介绍电子化人事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化日常业务管理、电子化薪酬、福利管理、电子化招聘、电子化培训和电子化考核,等等。第二部分分析了实施电子化人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观念<WP=43>上存在误区,认为电子化人事管理就是多配备一些现代化办公设备,在硬件上投入大,不重视软件的开发。二是忽视整合,资源难以共享。电子化人事管理一般以垂直的行业管理为主,同一行业里不同层级的人力资源信息可以共享,但跨行业间的人力资源信息就很难共享。三是不重视维护,许多政府部门对系统建成后的运营与维护则缺乏人、财、物的相关投入和制度保障,不利于系统的持续发展。四是信息化标准起步晚,难以满足各级各类政府电子政务的发展建设。五是网络安全性差。六是缺乏信息化人才。七是人事管理不规范。第三部分从七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是在转变管理观念上,首先,要明确电子政务不是简单的OA,而是对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其次,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在建设电子政务时,不能忽视“人”的作用,一切管理活动必须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最后,强调在政府人事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政府人事工作系统的作用。二是在建设良好的电子政务环境方面,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目标明确的统一发展规划和总体思路,加快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建设,以保证今后的电子政务建设和整合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尽快完成对电子政务的整体立法工作,并及时修改现有政策法规中与信息技术发展不相适应之处,为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铺平道路;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体系,不仅要建立安全法规,还要在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建立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措施,要注意对机构内部的安全隐患的防范;创建“学习型政府”,促使整个组织成员不断地学习,以增强组织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三是在人事系统整合上,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采用横向区域体系为主导的网络建设方针,进行行业间的网络整合;另一方面对各部门已经建设的人事业务系统和网络,要按照统一规划和标准,逐步规范和完善,实现原有系统与统一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四是在对人事信息数据库的完善和定期维护上,要在数据库中扩充相应的信息指标及代码,不断充实人事信息内容,并<WP=44>及时定期维护、更新内容,使人事信息数据库的资源更为丰富和准确。五是在资金与技术方面,可借鉴美国的做法,在确保电子政务安全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通过适当方式授权企业参与筹资、建设、运营,逐步建立和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体,以企业投资为支撑,以社会融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体系。在技术上,不仅要联合实力雄厚的IT企业共同开发相应的政府业务软硬件产品,还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攻关和创新。六是在提高人员素质方面,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转变公务员的传统观念,使他们自愿自觉地学习和接受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二是采用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方式加强对公务员的科技素质培养,逐步培养出一批既熟悉政府业务,又懂得先进技术应用的复合性人才。七、在人事管理体制建设方面,首先,要健全和完善人事管理制度,目前急需健全和完善的制度有:公务员的选拔录用制度和考核制度、人才评价机制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其次,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人事机构设置;重组人事业务流程;在政府公务人员的管理中引入聘任制。实施电子化人事管理对于政府人事部门来说是一个挑战,如何应对挑战是行政管理理论界和实践界正在积极探索的热点问题。作者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为我国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电子化人事管理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但作者深知,由于本人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所做的研究还只能是浅层次的,尚有许多欠缺之处有
其他文献
在大科学时代,科学素养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科学教育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效推进。《科技文化大观》一书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更新的基础上,优化了科学
在实地走访和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对金华本土茶文化的传播现状进行分析:一方面肯定各类传播主体在金华茶文化传播中作出的积极贡献,一方面也看到金华在茶文化内涵推广、茶企品牌
地球是人类之家。人类的生存发展完全仰赖于地球的资源环境,尤其是地理环境。因此,研究并处理好人-地关系,是经济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目标是建立人类与环境、人类与资源的和谐协
本文应用盆栽法,研究了在不同NaCl 浓度(0.1%、0.3%、0.5%、0.7%)梯度胁迫下黄条金刚竹(Pleioblastus kongosonensis f. aureo-stratus Muroi et Y. Tanaka(e))、鹅毛竹(Shibataea c
本论文介绍了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基于VQ法的说话人识别算法,并设计和构建了基于DSP的说话人识时识别系统,实现了说话人的识时识别,该系统已初步应用到楼宇单元门语音控制锁的
开发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合成5-氨基乙酰丙酸盐酸盐的方法.该方法以丁二酸酐为原料,经过相继的亲核取代、金属还原两步即可得到目标产物.该方法具有步骤简单,原料廉价易得,收
目的探索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动物组织核酸的提取方法。方法经过反复实践后,随机挑选两组学生(酚提取组27例,三氯醋酸提取组28例),分别以酚提取法和三氯醋酸提取法提取猪肝
本文从地球上的生态危机、世界公害入手,分析了环境恶化中的人为因素,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改变我们对环境的态度,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通过对国内外环境教育
民国时期私立图书馆纷纷成立,然而大多办馆短促,经营不佳。和顺图书馆在一个困难重重的乡村社会诞生,通过各种方法改善办馆水平,逐渐融入到乡村社会。以叙事分析的方法,探索
化工设计是需要用工程制图的方式,将一个系统描绘为图纸或者表格、文字说明等,是把一种工艺流程和技术工程转换成工程语言的一种过程。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正好促进了各类高科